[ 舍位成道,为天人师 ]
农历十月初七
善无畏三藏大师圣诞
善无畏大师,唐代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与不空三藏法师、金刚智法师并称开元三大士,奠定了中国密宗的基础,并对后世日本密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善无畏三藏法师,唐代高僧,原为中印度摩伽陀国人,是甘露王的后裔。他十三岁继承王位,施行仁政,深得军民爱戴,后因诸兄嫉妒其能而引起内乱,善无畏勇猛镇暴,曾被流箭所伤,但仍大赦其兄,并让出王位。因感悟世间无常,乃毅然出家学道。
善无畏大师出家后,早年随商船游历诸国,修习禅观。一次,他在船上密修禅诵,口放白光,因而无风三日,舟行万里。一日,商船遇海盗,众人惊惶失措,善无畏乃安慰众人,默诵真言,感得七俱胝准提尊,全现身相,于是,这帮海盗被突然出现的另一伙贼寇打退了。后来的这伙贼寇向善无畏大师忏罪归诚,并当起了向导,指引商船越过穷荒,又逾毒水,最终到达目的地。
之后大师又到中印度摩竭陀国那烂陀寺,拜昙无德(又译为达摩鞠多,即龙智菩萨)为师,为其授胎藏界大法灌顶,为密教五祖专研三藏教理及密教奥义,得受密法灌顶,被尊为“三藏阿阇黎”。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大师以八十高龄抵达中国长安,玄宗欣喜异常,深幸有缘,待以“国师”之礼,降旨宁、薛王以下诸臣,跪席迎候,并奉诏住兴福寺南塔院,后移西明寺。
翌年,奉诏于菩提寺译经,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此后,致力于翻译密教经典,善无畏大师是汉地真言教的奠基者,所译经典全属于秘密部,其所传胎藏部密法,为密教传至中国开了先河。
有一年,大旱,唐玄宗派遣朝廷重臣高力士召请善无畏大师祈雨。大师推辞不掉,只好答应。他以自己常用的一个盂钵盛满清水,拿一柄小刀,插入水中搅动,边搅边念准提咒。须臾,水中出现一物,似龙,赤色,大如拇指,一会儿游到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大师继续搅动,念咒。俄顷,有白气自钵中升起,迳上数尺,稍稍引去。雷雨过后,玄宗不顾帝王之尊,跪拜在大师面前,表敬畏之意。
开元二十年(公732年),大师上奏玄宗,请求回国,玄宗优诏不许。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祖师右胁累足而卧,示寂于洛阳大圣善寺禅室,时龄99岁,僧腊80。玄宗亲自参加追悼大会,追封其为鸿胪卿,派鸿胪丞李岘、威仪僧定宾律师作监护,于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将其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广化寺内庭。出殡之时,悲泣倾城,山河变色,法界凄凉。弟子李华为其刻碑立于寺内,二弟子宝畏、明畏为其撰刻偈颂,亦树于院内。
大师早已得金刚之身,故其示寂后,全身不坏。之后历朝历代,凡遇旱涝灾害,人们向他祈请,都十分灵验。洛阳信士,常将其法体请出龛室,香汤沐浴,作为供养;洛阳城的富豪,也争相布施,赞助浴事。皇室做禳灾、祈祷时,也会派许多使臣,去作供养、布施,那些人的求愿也会得到满足。
善无畏大师示寂之前,已是出没无常、人所难测;此番示寂,乃入于法界,生死一如,示灭非灭,故有种种征验,灵感非常,不可思议也。赞曰:
释宫尊种,龙扶出池。
舍位成道,为人天师。
度微尘众,行甘露慈。
风清热恼,月破昏疑。
法本不生,我今无得。
随方演教,聿来中国。
帝后承迎,天花满裓。
欢喜园中,唯闻瞻卜。
百千万亿,调伏其心。
灌顶自昔,声闻现今。
山王高妙,海月圆深,
示灭非灭,空悲鹤林。
伊水西山,冥冥石室,
金棺已闭,式瞻元日。
双宝绍明,教尊言密。
归我法者,因权悟实。
备注:以上事迹据《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大正藏2055)、《宋高僧传》(大正藏2061)、《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大正藏2081)等 。
大师付法弟子有宝思、一行、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后世自唐武宗废佛后,密宗在中国也随之衰微,只有善无畏大师所传的“胎藏部密法”由不空大师弟子惠果再传日本空海,和金刚智大师所传的“金刚部密法”相并传习,直到今日仍流传于日本。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