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
《天台宗纲要》第二十八课 视频时长约58分钟
为什么从大乘法的角度讲,对小乘法是呵责的呢?因为如果住于空的话,就不能利益众生。这不是佛出世的本怀。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仅仅滞留于二乘见的话,那就像佛教中的外道一样,佛说这是焦芽败种。
菩萨虽然知道空的道理,但是正好从空入假,从空入到众生界。我们虽然连声闻缘觉的果位都还不能证得,但见要高。见越高,因就越殊胜。因殊胜了,这个行所感的果也殊胜。
虽然众生的地跟菩萨的地在事上差得很远,但理上是一样的,佛性是一样的。
就是藉助这个无上甚深的理,佛菩萨能转化、净化我们的心。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实际上就是转我们众生心地的不净为诸佛菩萨心地的清净功德。《华严经•净行品》里,文殊菩萨说“以水盥掌,当愿众生”、“以水洗面,当愿众生”、“若饭食时,当愿众生”……实际上就是在种种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上,都以菩萨圆满的心地功德,从果向众生的因,去净化我们的心地。
佛菩萨这样对我们,那我们也要配合,叫“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当以我们众生的心地念诸佛的心地的时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忆佛念佛,就是以诸佛的功德水滴入我们浑浊的水中,这样不断地滴、不断地滴,就越滴越清、越滴越清,清珠落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第三章、别教
(五)六即
4、相似即
(2)十行位 (3)十回向位
5、分证即
(1)十地位 (2)等觉位
6、究竟即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