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在学习《天台宗纲要》藏通别圆,“闻而不解,与不闻等,犹聋人也”,闻了如果根本不知道它的意思,那就跟不闻是一样的。实际上,藏通别圆是很难懂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看呢?
佛教在人间,有我们出家人、有我们在家弟子,但是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样,这一辈子修行能达到的智慧的结果也都不一样。通过对照,我们知道自己的根器在什么位置,也不会傲慢了。一个人要谦卑还真的不容易,谦卑也是需要智慧的,中国人说“空腹高心”,我执是伴随着一种无知的。越是没有知识,越是傲慢。
为什么说面对藏教钝根,我们都惭愧呢?藏教的内容我们能知道吗?能修学吗?能受用现前吗?请问烦恼魔有没有?生死魔有没有?五蕴魔有没有?都有啊。明明我们的分别意识那么粗重,明明习气那么厚重地包裹着我们,我们就是打不破这个幕墙。
在这个宇宙里,诸佛菩萨都在,我们通过听经闻法,了解得越多,就越知道自身的不足,至少能知道需要努力的方向,知道善知识有多宝贵,知道佛菩萨的功德是什么,能去识别佛菩萨。
智慧
次第修学
天台宗,宗经于法华,是圆顿大法。在“藏通别”的部分,我们静权长老没有广说,在圆教的部分则用了很多笔墨。恰恰现在我们的病在哪里呢?我们连藏教的正因都没有生起来。
菩提道的次第,一上来讲藏教的部分就把我们四生六道、三界都包括在里面了。四生六道是实有的,三界也是实有的,苦是实有的,修道也是实有的,出离三界也是真实的。
有了藏教出离的智慧之后,再反过头看世间,就能够修更高的“通”教,就可以由“通”到“别”“圆”的智慧状态。“别”教的智慧相当于三界外菩萨的智慧,这个已经很高了,那为什么还要学“圆”呢?因为不学圆就达不到圆满,目的地是佛教究竟的智慧,最殊胜的结果。
圆教的见,就可以入常寂光土了,那个时候才真正地知道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知道佛的名号跟德是相应的。否则就像一个小学生从书本上看到“教授”两个字,哪怕现实生活中别人给他介绍,这是清华北大的教授,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他也没办法知道教授是什么。
藏教的因生起,然后以法为缘、观修、感果,藏教的部分就走完了,走完了再走通教的部分。通教的因、缘,然后果现前了,再修别教的因缘果,最后再进入圆教。这个是最如理如法的。
一个老师给学生上课,肯定是按部就班的,他不可能错乱次序。《地藏十轮经》里,佛陀就讲到次第地修学,“无力饮池河,讵能吞大海,不习二乘法,何能学大乘。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无信诵大乘,空言无所益”。我们这个时代有些就不知道修学次第了,大家都拣好的,都拣自己喜欢的。我们要去思考,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佛还是按部就班的。
现在听不懂的恰恰是我们要仰视的,静权长老说要“仰信”,对不懂的我们要敬仰。因为作为佛的弟子,我们深信佛的智慧甚深广大,我们不懂是正常的。世间鸡毛蒜皮的事倒都懂的,但有什么意义呢?
修行的过程是远离世俗的、低级的,要亲近高级的,我们不懂的要去钻研它。在钻研的过程当中,我们跟不懂的佛理不离不弃,佛的智慧就会像飞船一样,引领着我们的生命扶摇直上。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