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善良都会以这种形式回馈到自身

2021-04-13 00: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法性

文明





我们的生命 

习惯了受制于

物理空间的束缚

人类大多数行为

都是致力于克服

物理空间的障碍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


精密的生命文明



思考




生命中重大的事件跟物质、金钱都没有关系的,而跟文化、文明却紧密相连。有一句话叫活不认神,死不认尸。人的神识,活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寄居在这具肉壳子里,活灵活现的。我们的生命习惯了受制于物理空间的束缚,人类大多数行为都是致力于克服物理空间的障碍。当死亡来临的时候,随着肉体衰竭,神识不再受肉体的束缚,它可以自由进出了,这时候你要唤醒它。


所以我们要了解生命的特质是什么,醒的时候是什么特质;遐想的时候是什么特质;入定的时候是什么特质;梦境中是什么特质,这些都是我们要去了解的。


有的人修行定力好,他可以定很久,如果神识定在身体里,肉体就不会坏。这就是为什么肉身能保存,我们叫“全身舍利”,你对祂磕头、祈祷,因为祂是有灵性的。六祖大师肉身距今已经一千多年了,佛教界里有的就是靠肉身度众生的,他说活着我不会讲,死了为你们证明,我显现奇迹——肉身不腐。


河北香河老人就靠这个名扬全世界,她去世后肉体不腐,体温不减,这是医生没办法解释的。普通人一咽气,马上体温就降了,就变成尸体了,尸体会有一种阴气。但得道的人不一样,他在那种光明定当中,有一种特殊的能量。


图片




观照


都是对自己的馈赠

所有的善,


佛光

从普遍上来说,

每一个众生都有份

都平等,都会有的,

谁也剥夺不掉,

也称为法性的光明。




佛教里特别讲到一个人离世时的状态,四大次序湮灭。一个人如果了解这些,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知道我快走了,该做好准备了。


神识一旦脱离肉体,呼吸一停,一进入闷绝位,内在光明就开始现前了,那就是法界光明,法界光明只要一融进去好了,就解脱了。但是如果不认识,法界光明向你放光,你没准备好,也不会跟祂走的,也许你还会沮丧:“怎么没人救我,我还不想死”,你还挣扎着,就会错失特别多的机会。


真理的光明把祂人格化也称为佛光。从普遍上来说,每一个众生都有份、都平等,都会有的,谁也剥夺不掉,也称为法性的光明。从人格上讲祂也是佛的光明,祂具有选择性、关爱性,祂里面有一种慈悲和救度。




图片



西方研究濒临死亡的事件,那么多案例都有共同的描述。一个人越善良,善业越大,法性的光停留、出现的时间就越长,让你去经历祂。一个造了很多罪业的人,他的光就起现得就很快,一闪就没了,然后接下来就是那种牵引堕落的光。


图片



这就是人要戒恶修善的原因。像九华山有位老和尚讲的一样“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当你有一颗悲悯的心、柔软的心、宽容的心,所有这些心态都是你生命的足迹,都是你给自己的礼物。不要以为给别人十块钱是施舍,你能够施舍、能够悲悯众生的心,是你的无价之宝。有可能你给别人那一张钱是假钞,对方还用不了,但是你布施的这颗心是黄金一样的,你会受用到的。


所以不要觉得被骗了,不要被外在的黑暗打倒,不要放弃自己。做一个好人没有其他理由,所有的好都是自己的回报。这要找到一种信心,你以为好人是你对别人好,实际上好人是对自己好。戒恶,就是对自己的拯救;修善,就是给自己的礼物,一切都会回报到你的生命里。


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你会觉得被利用、被欺骗了,进而放弃自己的善。所以要从理性上把一个人天然的、本然的、主观的善,升华成理性的、坚定的、不退转的善,要拥有这样一种善的自信。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那些离去的人,TA的难过,我们难以想象

甘露醍醐 | 动机和心量不一样,得到的果报就不一样

佛法就是鲤鱼跳龙门之法

这个假日,不做风景的过客,而要成为家族的香火

这些禅堂内的天地,少有人知道

放生的那些事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陀这么告诫我们,阿弥陀佛也是这么告诫我们的
· 佛陀这么告诫我们,阿弥陀佛也是这么告诫我们的
· 为什么念咒念得越多越好
· 阅藏即是直接聆听佛陀的教导
· 【英语意大利语双语视频】但得障净,不须修真
· 敦煌本《六祖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六)
· 这时候,最想拥有祭祀的能力
· 甘露醍醐 | 这份信心,要保护好
· 大德高僧圆寂前都讲了什么 ?
· 夏天祈雪,大雨祈晴,靠什么能天降祥瑞、人天相应、利益祖先?
· 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 要有福报、有资粮,才能体解大道
· 印光大师: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
· 甘露醍醐 | 一个人如果连惭愧都没有生起来,那就没有办法再进步
· 印光大师:如何亲近师长?哪些该亲近,哪些该疏远?
· 那些离去的人,TA的难过,我们难以想象
· 清明刚过,你猜,会在墓园遇见谁?
· 超越对尘世幻相的迷恋,能在解脱道上走得很远
· 戒这么高,我能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