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间的抉择

2023-06-24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父亲节的感悟  

FORIQINGLIANG








不管是东方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都有一些节日来纪念圣贤。


在佛教文化中,有本师佛陀八相成道,尤其是祂的出生、出家,乃至成道转法轮,一直到涅槃的日子,都是非常重要的纪念日。甚至一些祖师的圣诞、涅槃日子,都是值得我们佛弟子去纪念的。


在当前佛教文化复兴阶段,我们的道场叫普及班,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这些特殊日子,我们都会去纪念,这也是普及佛教文化的一种方式。



图片



母亲节、父亲节虽然是近代西方由于某种原因而特定的节日,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学佛的还是学道的,都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人的基色,所以我们很感恩这样的节日。

 

儒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会把自己的身、口、意跟父母宗亲连接在一起。首先,作为子孙的底线是不辱没宗亲,不能让宗亲蒙羞,这是小孝的境界;其次是物质生活上要有保障,又能够孝顺父母,这是中等的孝;能光宗耀祖,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大孝的境界。

 

为什么古代说忠孝难以两全?因为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讲,能够利益天下,这本身就是大孝。也就是说,在利与义之间取其义,生与义之间也取其义,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时候只能取其大。我们中国人就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文化传统。



感念父母恩

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很大的动力



所以,虽然在这方面东、西方的文化有些差异,但是我们在过着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而且,作为佛弟子,我们不仅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会很温馨,乃至看到天下人都受到父爱、母爱的呵护,也会觉得很温馨。

 

天地间这份来自血缘关系的恩情,父母对子女的这种爱,是地载天覆之恩,任何时候想到都是温馨的,都是充满感恩的。

 

这也成为我们做好人、我们修行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至少在父母宗亲的眼睛里,我们并不孤单;而且,与有相同价值取向、相同品格的人之间的这种精神链接,是超越物理空间的,“天涯若比邻”表达的就是这种境界。



图片


图片





因为纯洁的信仰


我们这里的义工菩萨们,尤其是出家师父,抛下自己的小家,选择以天下为家,在这样的日子里,内心深处或许还是会有一丝伤痛吧!


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这样,总是难以两全其美,总是要在取与舍之间抉择。我们并不是因为爱情、家庭或者事业出了状况而学佛的,而是学了佛之后,过去世的善根觉醒,发现自己愿意追随佛菩萨、追随祖师,愿意更进一步,超越小家、奉献给大家。


出家人也是文化工作者,也是历史上的传灯者,为了灯灯相续,在个人与小家方面是有所牺牲的。所以,当我们受到佛教文化滋养的时候,当我们感受到祖先文化的利乐的时候,要有一份感恩心。


从世间的角度来看,我们来建庙,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而是因为奉献了什么。为了佛教文化能在中华大地上造福更多的人、服务更多的人,我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奉献给三宝。在这条路上,我们始终保存着这种非常纯粹的奉献,也保存着这份非常纯洁的信仰。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把我们有限的福禄寿,用在有意义的修行里!
· 禅门宗师德林长老圆寂纪念日|德林长老开示:学佛的三不退
· 一曲《普庵咒》,祈愿普安十方,吉祥遍满(内附夏日驱蚊神器)
· 持咒的时候,我们就跟佛相通了
· 释迦佛陀有没有师父?
· 以善说遣除恶行(二)
· 这是一声响彻天地的诺言
· 五月对修行人来说特别宝贵
· 一个清净道场的诞生是无价的,我们要珍爱它、庄严它
· 【鉴真大师纪念日】风月同天与千年前的东渡奇缘
· 微信公众平台
· 纪念日〡天平之甍、文化之父、医药之祖——鉴真大师对日本深邃影响
· 能感受到幸福,就能在辛苦中自我降伏
· 以善说遣除恶行(一)
· 我的师父圆寂前的最后一次公开开示
· 端午安康宝典|端身正念,修光明心,让身心得以归正
· 话端午 | 如果屈原遇到了佛法……
· 端午〡古文殊寺送您节日福粽,愿一切有缘吉祥安康
· 端午安康|这一天,我们在纪念什么?
· 传统的端午节是这样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