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敢轻慢

2023-04-21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點擊音頻聆聽朗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菩萨戒是大乘菩提道的戒;沙弥戒、比丘戒是解脱道的戒律。


解脱道的前提就是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和出离心。当我们生起厌离心和出离心的时候,才知道这些戒是干什么的;只有把烦恼的漏堵住了,才不会掉到轮回的苦海里。当我们的生命不漏失在轮回里的时候,才能在解脱道上成长功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报母恩,这是修大乘菩提心的加行。你要具备这些前提,在这之上数数熏修慈悲心,熏到一定量时,只需把合格的“零部件”凑在一起,就叫菩提心。


刚起步的叫世俗菩提心,是在知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报母恩的基础上的,推而广之,视一切众生皆为父母,并发起将一切如母有情安置于究竟的利乐、要令他们从苦海中得解脱的心,这就叫世俗的菩提心,也叫愿菩提心


我们在三宝的解脱地,不仅自己享受着这种现前的解脱,还能跟着师父做音频、视频、文字等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就是在自利利他,这就叫行菩提了。


从愿菩提、行菩提,然后资粮叠加,产生良性循环,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随着每个人过去善根力的不同,叠加的速度就更不一样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以,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大家要相互恭敬。大家已经到这个解脱地了,都沐浴在佛法的阳光中了,都滋润在佛法的甘露里了,我们并不知道彼此成长速度的快慢,但有的人善根很大,或许能一日千里。


就像五祖门下出了六祖大师,五祖大师当着他的面叫他“猲獠”,他居然说:“猲獠与和尚的佛性有差别吗?”这句话把五祖镇住了。


在佛法里,我们敢轻慢谁呀?我们不但不轻慢谁,还要给彼此制造修行的良好环境,这是对三宝的供养,也是对所有修行者的供养。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到寺院里转换你的角色
· 我突发中风,险些丧命,被烧死的黄鼠狼说:让你尝尝我们的痛苦!
· 舍掉好恶之心
· 五台县文殊寺开展爱心捐赠,助力乡村振兴
· 你的宝贵时光去哪儿了?
· 永不希求世间利乐(中)
· 念佛 ,参禅,戒定慧
· 今日谷雨 || 为什么联合国将“中文日”定在“谷雨”?
· 如何在一座法中摄一切法?
· 修行人,这个缺点一定要规避
· 永不希求世间利乐(上)
· 这是住寺院最终的核心
· 修行,怎么能再简单一点呢?
· 惭愧心一生起来,就进入修行状态了
· 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
· 愿一切众生身心坚固,耿直无私——日诵净行品102愿
· 不当国王装哑跛(五)
· 积攒智慧的资粮
· 去极乐世界是每天都要练习的
· 当你有内在的觉悟时,资粮就开始盈满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