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要有端正的态度

2022-01-07 21:30:00 发布: 人气:5


/日/清/凉/宝


图片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二十四集

讲述: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本集视频时长:55:42




《天台宗纲要》

   第二十四集(四)

 

通教

(六)十乘观法

1. 观境

2.真正发心

3.善巧安心止观

4.破法遍

5. 识通塞

6. 道品调适

7. 对治助开

8. 知位次

9. 能安忍

10. 离法爱




(六)十乘观法


利根的人,但观如幻之境,便能入见道位;钝根人,从第二真正发心,到第七对治助开,也可以悟入见道;最钝根人,必须全修十法,方入见道。以上叙述通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别教。


--- 《天台宗纲要》




实际上我们念着不懂的佛法,这是我们的福报。就像我们对这世界也是不懂的,我们其实并不了解人,但也照样在做人,而且还得感恩做人的机会。我们佛弟子,虽然念着佛法,却不懂佛法,但是我们要感恩这一切。在这个感恩心中,我们敞开心胸,去拥抱这些佛知佛见,尽管我们不懂,但是如果我们态度很好,也是消业障的。不要说听法听到十点了,如果整夜都这样,也应当无有疲厌心,这是听法的一种标准,于法不生疲厌心。无论佛法怎么造化我们,我们都要有一种虔诚的心。


面对这些法的时候,有人也许会说这些都会成为过去式,但是今天的法喜会留下来,今天的轨迹不会消失。在修学过程中,有师父陪伴,有这么多同参道友陪伴,依着一个法本来修学,我们整个都进入到了佛陀,然后龙树菩萨、慧文禅师、慧思禅师、智者大师、灌顶大师、湛然大师、幽溪传灯大师,一直到谛闲大师、静权大师,再到我们师公悟公上人,历代天台宗祖师,进入这个脈络。这是多神圣的事情啊!


图片
图片



实际上我们学了这么多天,心里还是有一点蛛丝马迹的。就像水杯并不认识水一样,但是当水注入水杯的时候,这个水杯还是留下了一点水的痕迹,有可能水流完了,水杯子还是不了解水是什么。所以我们学法要有个端正的态度。


我们天天念佛,好像念习惯了,不觉得一句佛号怎么样。但如果我们现在设想在泰国念这句佛号呢?小乘佛国听都听不到的呀!如果到地狱里去念呢?随着你的每一声佛号,地狱火焰化红莲,那些苦难众生的苦全部都能停歇下来。佛号所到之处,地狱消灭。请问通教里有没有阿弥陀佛?没有的。通教虽然通别和圆,但那只是因,阿弥陀佛是圆教的果,是诸佛菩萨的世界,是诸佛菩萨果地的威德、大悲愿力。
















天台智者大师为什么被称为东土释迦文?因为他能够解释佛陀的教法。他如果只证得了阿罗汉果,他能看到这些境界吗?甚至他如果只是一位权位菩萨,他能解读佛的甚深本怀吗?也是不能的。所以《天台宗纲要》,真是不得了的。


所以如果没有学好天台宗,你是不会珍惜这句佛号的。为什么说教归天台、行归净土?教,就像搭了一个梯子,从凡夫可以一直通到佛;行,就是佛的大悲愿力来普度众生。一句佛号,摄九法界众生,这些教理,又可以让九法界从凡夫通到佛,就像一条是向下铺的梯子,一条是往上铺的梯子。




图片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论】释曰:云何得法性?行八圣道分,得诸法实相,所谓涅槃,是名得法性。

复次,性名诸法实相,法名般若波罗蜜。菩萨不作是念,行般若波罗蜜得是诸法性。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及诸法性,是二法无有异,皆毕竟空故,云何以般若波罗蜜得达法性?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法性不与空合,空不与法性合。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论】释曰:菩萨不观法性是空,不观空是法性。行空得法性,缘法性得空,以是故无异。所以者何?是二毕竟空故。

【经】“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眼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界合;色界不与空合,空不与色界合;眼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识界合;乃至意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界合;法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法界合;意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识界合。是故,舍利弗,是空相应,名为第一相应.”

【论】释曰:眼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界合者,眼是有,空是无,空有云何合?

复次,菩萨种种因缘分别,散灭是眼,眼则空;空无眼名,因本故有眼空。空亦无分别,是眼空,是非眼空,是则眼不与空合。又空不从眼因缘生。何以故?是二法本自空故,乃至意识界亦如是。

问曰:何以名为第一习相应?

答曰:空是十方诸佛深奥之藏,唯一涅槃门,更无余门,能破诸邪见戏论;是相应不可坏,不可破,是故名为第一。


图片



佛日清凉宝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舍命护生是为了什么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五篇 心灵的翅膀(引言)
· 除夕普茶时,虚云老和尚嘱咐的话
· 这个故事,你懂了吗?
· 【菩提大道】这首歌唱出了佛子的目标
· 吃了这么多年饭,你会吃吗?
· 不被这如幻如化的三界粘着
· 从远古文明,看人类智慧
· 【公案寓言】为什么学佛多年还是不快乐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看佛经也要看是谁鉴定的、是谁注的
· 【瑞典语罗马尼亚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因缘
· 虚云老和尚:这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对治之药
· 为什么通过鼻子,可以看到一个人心灵的状态?
· 圆瑛大师:念佛为何要回向?
· 祭祖,“本钱”从哪里来?
· 修行一定要知位次,因和果不能滥
· 菩萨扶习润生,带我们出三界
· 印光大师:在困境中快乐自在地成长
· 解脱是什么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佛陀慈悲的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