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IQINGLIANGBAO ·
具足弟子相
弟子亲近善知识,
要发起这种坚固之心。
因善知识,摄取一切菩萨妙行;
因善知识,开敷一切菩萨功德;
因善知识,往一切方听受妙法;
因善知识,演说一切菩萨心。
因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大慈力;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大悲力;
因善知识,摄持一切菩萨自在力;
因善知识,出生一切菩萨菩提分;
因善知识,能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平等荷负无疲倦故;汝应于善知识,发如金刚心,平等志愿不可坏故;汝应于善知识,起如铁围山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
作为弟子,我们去亲近善知识、承事善知识,要发起这样一种坚固的心。这种坚固之心如大地心,如金刚心,如铁围山心,纵受诸苦,不为所动。
汝应于善知识,起给侍心,
所有教令皆随顺故;
汝应于善知识,起弟子心,
所有训诲无违逆故;
汝应于善知识,发如僮仆心,
不厌一切诸作务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
实际上,这每一种心我们都要在现实中去摸索、去比拟。这每一个都是我们修行圆教能够即身成佛的重要地方。
“汝应于善知识,起如大火心,焚烧一切诸烦恼故;汝应于善知识,生如佣作人心,随所教命无违逆故;汝应于善知识,生除粪人心,舍离一切骄慢心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
请问,一个扫垃圾的人会不会骄慢啊?他不会的。一个能在厕所里铲除不净物的人,肯定是放下了所有身段才会来做这种事的。
我师父悟公上人在戒场当开堂大师父的时候,曾去打扫厕所,就是想让所有的戒子去感受他老人家这样的一种示现,然后能够放下身段,谦卑地、无骄慢地去学习佛法。
弟子相很重要的。传法的人越殊胜,传法的内涵就会越殊胜,弟子也要越殊胜,这样才能相应。
如果我们只是坐在这里,就很难体验这种不容易;如果是在整个轮回的世界里,我们就会发现,要听闻殊胜教法也是很难的。
我师父悟公上人是天台宗的大法师,在他们那个年代,却没有机会开口说这个微妙法。静权长老也是的,他一生当中也只写了《天台宗纲要》。
我们常常请师父写一写,师父却说,诸佛菩萨的经、祖师大德的论都还没人看呢!师父这么圆满,他的知见一点问题都没有,却还是保持着出书的谨慎。
研究历史的人也说,有两种现象会令人迷失真相:一个是对真相保持沉默,不说出真相;第二个就是错误的、喧杂的声音太多,也会把真相淹没了。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修行人要有择法眼,能屏蔽掉杂音,让自己听到正确的声音,真的是要安装防护软件的,这是这个时代学佛人修行的难度。
古时候的人成就会更快,我们是没有办法比古人更有智慧的。佛教好多的传承,到了近代才有文字记载,以前是不需要的,师父讲什么,徒弟心里就记住了,就这样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下去了。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这么庞大,古人学佛法是靠背诵的,我们现在哪里还背的了呀。那个时候的人真厉害呀,就像复读机一样,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真的有这本事。佛陀一代言教,流入阿难心,阿难一登座,完全能复述出来。
所以,我们作为佛的弟子,一方面要忏悔业障,一方面也要珍爱这份佛缘,每天要怀着感恩心、欢喜心,在正能量的循环下,让自己的生命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具弟子相。
佛日清凉宝
THE END.
Foriqingliangbao.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