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善法】永远是自己错

2021-10-14 10:31: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遇到是非事,永远是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我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保护下来了,自我不需要改变要改变的永远是别人,要改变的永远是外面的世界。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会充满责备、充满抱怨、充满斗争、充满争论。


其实,这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是内心是有诤的


图片


修“无诤三昧”的口诀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没有二元对立。那么,要修行无诤三昧,要进入这个境界,从哪里下手,怎么修呢?其实,修“无诤三昧”有一句口诀:永远是自己的错。


现在你首先先认定,在任何问题之前,永远是自己错。对境没有错,对境永远是对的,心错了,是自己错了。


为什么说是自己错了


1、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报


这叫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让你能够坦然接受降临到你身上的不公,降临到你身上的痛苦,作还债想。还完债就会解脱。


作正面的观察,你就能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所处的处境。永远是自己错,这是第一种观察。


2、为什么会感召这样的外境呢


为什么会感召这样的外境,乃是因为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此有故彼有。


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包括了你的性格;包括了你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你的各种喜好;包括了你待人做事的方式。所以,此有故彼有。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境界。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同时出现。


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应呢?这种感应关系很复杂,有很多种模式。简单地讲,你的内心在意什么,你就会感召什么。这在意,包括爱,恨,想要,想排斥,担心,讨厌……等等。“在意”相当于我们的心有一种执著。如果你有洁癖,你可能会发现你经常置身于很脏的环境中;如果你很自命清高,可能坐禅时,在你边上的人,正好就是邋里邋遢的人,咳嗽呀等。


图片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让你受苦的因就会感召苦的外境。你只有把内心世界的这些在意,乃至于一些语言行为的习惯,统统都能够放下,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压迫。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如果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有的人说,很多事明明不是我的错,比如今天在街上小偷把我的钱偷了,难道那是我的错吗?那是小偷的错呀。那街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是你被偷呢?其实,这里讲的问题是:别人是对还是错,那是他的事;你是对还是错,才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把注意力首先放在自己的大事上。这里并不是说小偷这个问题,警察可以不管,社会可以不治理,不是这个意思。做为修行人来说,什么是你的事呢,你要明白。基本上找不出一件事不是你的错。


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


图片


能转外境的力量是什么


《华严经·净行品》教我们,遇到任何情境都“当愿众生”,愿所有的众生都如何如何好。遇到任何境都发愿,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个愿。实际上生活中的情境远远不止这一百四十多个,而是无量无边。这品经教导我们在无量无边的境,都能由这个境生起一个愿,愿众生怎么样。如果你在生活中用这品经指导修行,“当愿众生……当愿众生……”,慢慢你会发现,你的心开始主导境了,而境不能主导你的心。


境,也许是某个人打了你一嘴巴,你心里说,愿众生不再受别人的欺侮,得到的是一个善愿;境,可能是生病,胃痛,非常痛,你的心说,愿所有的众生不再受胃痛之苦。一个胃痛的境,被你变成了一个善愿;你遇到的境可能是,你的钱被小偷偷走了,于是你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改恶从善,放弃不善业。当你这样去观照你的生活,就会体验到,心可以主导境。境究竟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你要真正体验到你主导外境的力量,心的力量,那你就得自在了。


佛陀在《金刚经》里讲,他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全无嗔心。无诤三昧,就是真正做到了忍辱波罗蜜。从这里开始修行,契入超越二元对立的无诤三昧。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如果自己落在辩论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谁对谁错,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你就永远落在这里面,落在世间法里面,永无“出头之日”。



图片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俄语视频首发】慧日法语甄选|征服自己的业力
· 九九重阳,让我们回报祖先的爱
· 摩利支天菩萨圣诞纪念日:满祈求者一切善性心愿,回遮一切障难,修行人的护法神
· 重阳节 “大礼包”,这是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
· 满一切善愿,免一切厄难〡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如何分别色聚的种类
· 金色界有多远?牵着佛的手,慢慢一起走
· 印光大师:祸福相倚 惟人自召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唵嘛呢呗美吽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春种秋收
· 佛陀的功德,我们可以“借贷”吗?
· 佛教故事|贪睡比丘只剩七天寿命,被佛陀呵斥证果
· 现在看不懂的,还要看吗?
· 如何辨识食生色聚
· 听法前该有的状态
· 珍惜修行的好时光
· 【茶香慧日寺】:佛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 虚云老和尚:哪两种人会无限期的生死轮转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众生度尽,方成菩提
· 三心不住,你点哪颗心?| 一个被老婆婆难倒的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