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行,修行的行,一定要恳切,你不恳切,要他恳切;不相应,要他相应。怎么相应呢?要孤苦心念佛,即超苦乐,叫“随缘消旧业”的心来念佛,这是第一个妙法。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念佛念得持一心,那么念佛就能够明心见性。“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如同“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经中七日持名,贵在一心,无间无杂,就有办法,不缓不急,密密持名。
今天我听说一个念佛人啊,胸口好像是不舒服。你火车看到过吧?火车不是停下来前轰隆轰隆轰隆要响几声吗?为啥要响几声啦?这就是念佛不要被气闷牢。我在新昌,有个练香功的人,也对我来讲,“我练香功,上气接不到下气,下气接不到上气”,我说你这个气没有调好啊。怎么叫气呢?肚脐眼下两寸半,这是叫气海。鼻息呢叫息,息通气,气通息,这么就有功了,我说这样子叫气功。
那么念佛也是这样子,不要你出口念,不要动嘴都可以的,就是心里念,念佛念心,心念佛。绵绵密密念,不缓不急念,密密持名,使心安隐。佛名号中,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一心精进者。
“正念提起,默持佛号,在在处处,无有障碍。”现在我们讲障碍啦,这就是没有障碍了。“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要信得直,守得稳,直下念去,每天定课不缺为准,尽一日中,循环无间,一心不乱为期,毕此一生,誓无变改。”
参禅要离想,念佛要在专想,专门想佛,那么眼睛闭着能够看到佛。我对你们常常讲的,这尊佛庄严一点,或者一丈六尺高的接引阿弥陀佛,闭眼就见到阿弥陀佛,这是眼见佛。“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念佛求生,是方便之中之方便法门,扼要之中之扼要法门。《妙法莲华经》里所讲就是: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念佛是用特别的方便,来助显第一义。第一义就是中道妙理啦,这句阿弥陀佛念好了,佛法就在阿弥陀佛一句当中,包含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都在里面。
我们为啥要生疾病?生病的因缘我对你们讲讲,这生病都是从杀生中来。因为就像今早放生,一个放生就是对人加寿,所以戒杀放生,身体健康了。那么吃素要比放生还要放生,为啥呢?你吃素是每天放生啦,反过来讲,你不吃素是每天杀生啦,你放实在是千万中之一份,这个杀是千万中之多数,所以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必须要戒杀放生,要吃素念佛,方才相应。
念佛不一定要开口,“不必开口,不必动舌,专门持念,默默心眼返照,时时分明,句句接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心心无间,若有痛苦,忍之耐之,一心顾念。经云:‘至心念佛一声,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都是祖师和佛同一鼻孔出气。
“只贵真实修行,不必一定要敲啊打啊。好静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一定要成群做会。怕事之人,自可闭门念佛。识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寄库来生,不如现在作福念佛。”现在作福,做啥福啦?现在我们来到玉佛宝塔了,我们佛弟子已经一百多万了,单单佛弟子已经一百多万了,是不是啊?
“卜卦测字,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不如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出处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悟公上人 讲解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