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和修慧哪个更重要?

2020-10-17 21:57:00 发布: 人气:3



一句佛号足以安顿身心

图片



修福和修慧哪个更重要?修慧是更重要的。修福只能在轮回的路上增加我们的福报,但是要出轮回、要成佛道,关键取决于智慧。




图片



这样的一句佛号足以安顿身心


虚云老和尚的一生就是精进苦修的典范,老和尚有一个弟子叫具行和尚,大字不识,家庭出身卑微,甚至在社会上存活都困难。老和尚慈悲收留他一家人在寺院里干一点杂活,种种地,糊口饭吃。


为了感恩戴德,他也随众修行。早上一打板,师父们做早课,他也早早起来种地,听着远处殿堂里的诵经声,他心里充满感恩地忆念着,珍惜着当下那一份清净、宁静。因为他知道来寺庙是干什么的,所以更加珍惜在寺院的机会。


而有时候天天念经的人,念得没意思了,心不得法的受用。这种重复是因为重要的事才要重复,重要的话要说三遍,重要的佛号更要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去重复,让我们的心可以因为佛号而维系在法的无量光中,安住在心的本然状态里。但是不得法受用的人就会老油条,反而像具行和尚这样的人,在佛法中心怀感恩,哪怕是一句佛号也足以安顿他的身心。



图片
图片




护念好感恩的心


所以我们佛弟子,如果你丧失了对三宝的感恩心,还不如在寺庙打工的具行和尚呢,他种地刨地都超过你的功德。所以“感恩心”这种精神状态要培养起来,平时太累了感恩心难以生起,太放逸了感恩心也生不起来。


前几天赶工大家很辛苦,有时候身心疲惫容易产生退堕之心,所以要保持一个精进又不过度疲劳的状态。但是如果你在疲劳当中都能调整身心,那这个功夫就大了。



图片



修行就是一种预设


像广钦老和尚,弟子们干活都干到半夜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房间,老和尚就把不同型号的洋钉一堆一堆倒出来,让弟子们分类捡好。老和尚是故意的,他就是想让弟子们知道,我们死亡的那一天比现在不知道要累多少倍。


一个生命要凋零的时候,身心是不堪的。如果我们在疲劳的时候不能够重振精神,不能够细心地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你就很难在死亡的时候提起正念。


实际上修行就是一种预设,是一种提前训练,在活着的时候去预备后事,去迎接死亡。如果功夫修到死亡的时候也能提起正念,那你这一辈子就成功了。甚至在中阴身的时候,在种种不定的幻境起现的时候,你还能提起正念,那就是可喜可贺。这个修行的功夫从哪里来?就是师父平时给你预期演练的。


图片


生起闻法的好乐之心


每天晚上到法堂得招呼大家:“进法堂了呀!”但有的人还是拖拖沓沓,甚至有时候都觉得躲在房间里很快乐。实际上能够有一个名额让你坐在法堂里,不仅是讲经法会期间,平时也是很重要的。没有哪一天可以替代的,今天过去了就过去了,永远不会重复,你缺失了一场,在你修行的生命里是弥补不了这堂课的。


我也细致地观察过,多来参加一次法会的人,他的素养都比他自己要高,他来过一次法会、两次法会、三次法会,都是不一样的;那些法义他听过一次、听过两次、听过三次,也是不一样的。



图片
图片




修慧是更重要的


修福和修慧哪个更重要?修慧是更重要的。修福只能在轮回的路上增加我们的福报,但是要出轮回、要成佛道,关键取决于智慧。


有福报只不过轮回得滋润一点,如果你把这个福报回向在修行上,回向在智慧上,你的福报就能成就你修行的顺缘,能转换成你学习、开智慧的垫脚石。否则,有时候你的福报还会成为你放逸的因,成为你远离佛法的因。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聆听莲座下:闻法笔记之“为谁流下潇湘去”
· 盛世法筵独家揭秘,怎么得到评委法师的“感情分”?
· 乌克兰前总理染新冠病情严重,服用中药恢复,她表示将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 师父,供养和做义工哪个更重要?
· 原创【智一漫画】什么是修行?
· 法语图|轮回不要很认真,但修行要很精进
· 【佛典故事】提婆达多妙行方便
· 人生若可以选择,你愿意走哪一条路?
· 三辈往生,我们属于哪一种?——《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十课
· 听这些智慧法语叩响心扉,涤荡坛场
· 圆音未散,法宴重现,重温那些疏解心灵的法语妙言
· 跳出你的三界
· 三辈往生,我们属于哪一种?——《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十课
· 法语图|佛性就是最完美的优昙花
· 【佛典故事】最胜妙药――七觉支法
· 佛教动画巨献:佛说轮转五道罪福
· 一切境界的显现都离不开你的这颗“心”
· 圆音未散,法宴重现,重温那些疏解心灵的法语妙言
· 圆瑛法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四)
· 盛世法筵精彩回顾,看这些青年僧人如何辩才无碍、直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