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生命无常

2020-10-08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生命无常》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捨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恶行亦会感愁忧、祸患,且要忍受生死轮迴之苦。」


     佛陀开示完,即入城托钵。当时,娑扫国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与一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往生,两家人同时送丧,举著五彩的幡旗,妇女、小孩们全都披头散髮,亲戚们啼哭悲泣,场面哀痛不已。佛陀回到精舍后,藉由这个因缘,为比丘们开示:「人生短暂,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纵使寿命有超过百年之人,最后也难逃一死。因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怀恐惧。对于事物的贪爱心,源自于错认一切都是恆常不变,殊不知无常总在左右。死亡犹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荡、动摇,世间人误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应当以智慧心观察真理,勿贪爱这个虚妄不实的我。」





图片




     「世间的快乐就像梦境一般,醒来后还能看见什麽?贪恋世间种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当神识变灭时,还存在些什麽?曾经历过的一切都已逝去,无论善恶已不复见。一切皆会捨离这个世间,唯有过去的声名仍会存在。人们因为过于悲伤转为憎恨,却又念念不捨,贪执爱恋。若能捨离爱著,就可远离恐怖,到达安详自在之处。比丘们莫起妄念,欲望会败坏名声,你们要时时观照身口意三业。今为大众开示无住的道理,应当依此修行,捨离爱憎、悲忧;当如莲花般清淨无染,不执著也不希求,不听闻偏邪之事,也无需从中求得解脱,没有染污之念,又怎会有贪著之心?当如莲花般不著相,在污水中生长著,也无需离开污水。应如是修行,闻如未闻,修而无修。」比丘们闻佛开示后,皆欢喜奉行。



--- 典故摘自《佛说义足经‧卷上》











无常是宇宙万象的定则,认清无常,才能由贪恋、爱著中出离,不再虚受身心的生死流转大苦。《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虽在生死流转中,心住正念,随顺觉性,断恶修善,终能成就无上菩提。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突破修行的局限
· 千古明灯,佛陀之师 | 今日古佛圣诞,功德易增
· 为什么极乐世界呈现有序的、最优美的组成?——《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七课
· 【恭迎燃灯佛圣诞,功德亿倍】这条路很长,你要跟住
· 佛前供灯的殊胜功德
· 【殊胜日】为什么极乐世界呈现有序的、最优美的组成?——《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七课
· 【今日功德亿倍】恭迎燃灯古佛圣诞 | 祈愿众生所愿皆遂、诸疫不临、福慧增长
· 【佛典故事】情欲为障道根本
· “家”
· 这是文殊菩萨最喜欢看到的事情
· 梵呗|华严字母赞
· 以此四字,得佛法受用
· 圆瑛法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三)
· 他念念三宝,念念忏罪 ——梦参长老谈弘一老法师
· 在文殊菩萨的怀抱,遇见中秋月圆
· 法语图|学佛久了才会发现这句话是对的
· 【佛典故事】佛看顾病比丘
· 检验修行的几个准则?
· 圆瑛法师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第(二)
· 珍贵视频,听梦老回忆自己几位高僧师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