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 | 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

2020-04-26 00:05: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云居山方便开示 七月初十日(1955年8月27日)


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


佛言:

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

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

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忍色离欲难,

见好不求难,

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图片



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着佛,遇菩萨罗汉也难。《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会招堕。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华严初祖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化身。有弟子亲近很久,不知他的伟大。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礼文殊去。师赠以偈曰:“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弟子不会意,及至五台山脚,见一老人,谓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杜顺和尚是也。”弟子赶归,师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关中于是日作文殊忌斋。不具眼识人,虽在善知识面前,也认不得他是善知识。又太阳警玄禅师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结果叛师离道,收场在三岔路上被老虎吃掉。已会善知识可算不难了,但不依教修行,虽会善知识也无用处。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份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云无贫,或曰如意。他过去劫中贫穷,一日在田里干活,其妻送来稗子饭,适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饭。他说:“这饭很粗,不堪供养大德,请到我家另供养好饭吧。”僧曰:“现已正午,若到汝家便过了午,过午我不能吃,就化你这稗子饭吃好了。”他就以稗子饭供养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为天王,世世无贫,世世如意。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养僧种下善根,得为释迦佛座下弟子,闻法悟道成罗汉、天眼第一,这更难得。以一饭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贫穷布施,比富贵布施功德更大,可见能打破难关,则贫穷布施亦非难也。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波罗蜜为首。布施之义,说来很多,略说有三:一财施,舍财济贫也;二法施,说法度他也;三无畏施,救人之危难也。又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


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屑说了。来的四位广东居士,千山万水,朝山礼佛,布施结缘,已经难得。既为求出离法而来,则要发长远心,有进无退,恭敬三宝,不要分相,见好的固然要敬,见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爱心,就有烦恼,就脱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人间四月,读书天 | 《永恒的甘露》,走进观音菩萨的世界
· 智慧之眼,方见文殊——《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 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第1课
· 恭迎大智文殊菩萨圣诞日 | 随学文殊菩萨大愿,诵文殊心咒,福慧增上(转发功德无量)
· 比尔盖茨:世界只一人比我富有!
·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愿一切众生得文殊菩萨加持,消灾免难、福慧圆满!
·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 佛陀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吃肉?
· 关于四月初八佛诞日寺院安排通知
· 人间四月,读书天 | 春日里,有《慈风普扇》
· 专家揭秘:特效药“三药三方”到底牛在哪?
· 人间四月,读书天 |《文化释说》,很好看,别错过
· 师父点点滴滴的德行都留在我心里 | 听净旻法师讲师公的故事
· 子孙人才济济,门庭显赫,祖上积了什么德?
· 大画 | 维摩诘:从此做个不二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看一条趣味黑视频,从佛教看《道德经》
· 【中俄双语】清明·祭
· 读书,不是吃零食
· 【世界读书日】这样读书,能把岁月变成功德
· 如何正确称呼出家人?“师父”还是“师傅”?
· 一盏禅茶,暖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