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讲故事
清朝时,苏州有位医生名叫曹锦涛,他医术高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都能妙手回春。
一天,他刚要出门,有个女人突然前来跪在他家门口,哭着哀求:“先生,您行行好吧!能不能替我姑姑看病?我们家穷,实在请不起别的医生,听人说先生慈悲心肠,请您一定屈驾上门为我姑姑医治。”
曹公听后立刻前往救治。
不料他看病结束离开后,病人发现枕头底下藏着的五两白银不见了,怀疑被他偷走了。
那女人便上门兴师问罪,曹公二话没说,拿出五两银子给了她。
回去后,姑姑说银子找到了。女人很难为情,赶回来送还银子并赔罪,同时她不解地问:“先生既然是被冤枉的,何苦还说自己偷了银子?”
曹公说:“我一心希望你姑姑的病快好,要是不承认,她一定急得病上加病,甚至再也无法医治。我只求你姑姑病体康复,不怕别人说我偷钱。”
曹公一生慈悲心肠,行医济世,其居心之忠厚,可谓至极无加。所以他所生的三个儿子,长子为御医,活到八十多,家境殷实;次子当了翰林,官一直做到藩台;三子也是翰林,精通经史,著书立人;孙辈乃至曾孙辈,更是人才济济,门庭显赫。
原 文
清苏州孝廉曹锦涛,精于岐黄,任何险症,无不著手回春。一日,欲出门,忽有一贫妇跪门外,泣求为其姑医病。谓家道贫寒,难请他医,闻公慈悲为怀,定可枉驾为治,曹公遂为往治。曹公归后,贫妇之姑枕下,白银五两,不知去向,想为曹公偷去。妇登门询之,曹公即如数与之。贫妇归,其姑已将银取出,妇大惭愧,复将银送还谢罪。问,公何以自诬盗银?曹公曰,我欲汝姑病速好耳,我若不认,汝姑必定著急加病,或致难好。故只期汝姑病好,不怕人说我盗银也。其居心之忠厚,可谓至极无加矣。所以公生三子,长为御医,寿八十余,家致大富;次为翰林,官至藩台;三亦翰林,博通经史,专志著述。孙曾林立,多有达者。
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
居心忠厚 庆及子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说,长久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必定会遗留下福泽,这个家族的福报也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蒙祖上阴德享受福报;而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印祖又说:所谓余庆、余殃,乃报在子孙者;本庆、本殃,乃报在本身者。余庆、余殃,人可见之。本庆、本殃,乃己于现生,及来生、后世所享受者,世人不能见之,天地鬼神佛菩萨,固一一洞知洞见也。须知本庆、本殃,较之余庆、余殃,大百千万倍。故望世人,努力修持,以期获庆而除殃也。
END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声 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整理丨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