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下篇 自信与自觉
一、苔花如米小
二、爱,是共同的语言
三、佛光里感受到妈妈的爱
四、不朽香河——“中国母亲”
五、觉性,漾起历史尘埃
六、简单而奥妙的家法
1. 好为青山做主人
七、水斗里的小虫
八、天下最“痴”的人,就是菩萨
1. 怎样转凡成圣?
2. “初心毕竟而不二,二心还是初心难”
3. “咫尺西天”与“十万亿佛土”
4. 生存中阴
九、药王菩萨 难行苦行
十、龙女献珠
十一、大象的光明
1. “道”,是有能量的
2. 无遮妙体,解脱的舟航
后记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下篇 自信与自觉
二、爱,是共同的语言
佛教里的爱已升华为慈悲,敞开胸怀,我们愿意帮助一切。当然,前提是一切恭敬。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概念,把所有的一切都视为佛,以免给对方带来压力,伤害到他的自尊。然而,世间却有太多的东西障蔽着我们的佛性,是狭隘、偏见与自私产生了很多人为的痛苦和灾难。
作为一个佛子,我愿意在任何地方、任何人群,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地方去传播一种生命的道理。对人类,对寺庙里的孔雀、狗、猫要说法,乃至对恶道众生也要说法。尽管都是在轮回中的众生,但他们都有佛性。对此,我深信不疑,这让我想起了王阳明。
在庐陵任知县时,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了一个大盗。面对讯问,大盗百般抵赖,负隅顽抗。王阳明亲自审他,他摆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要杀要剐随你便,道德廉耻的话少说!”于是,王阳明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实在是热,你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不以为然:“光膀子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又过了一会儿,王阳明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也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王阳明说:“有何使不得?你连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说明你有廉耻之心啊,我还是可以给你讲道德廉耻的。”
大盗折服,乖乖地认罪伏法了。
王阳明曾言:“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落实用功,负此知耳。”所以,王阳明——这位理学大家深悟佛法,祂知道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盗匪自然也不例外,关键是看怎样教化了。
同样,没有学佛以前,我们的生命是迷茫的;学佛之后,佛陀教会我们生命的道理,我甘愿用我的生命去践行佛法。有段时间,为了度化那些众生,为了找到共鸣,我都要没日没夜地去耗,每一个都要耗很久,要找到共同语言,什么共同语言?慈悲心是最好的语言——这个,百试百灵!无论是人、是狗,等等众生,爱是共同的语言,但传播爱、理解爱、接受爱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每一个都要运用大量的时间。正因为如此,对所有众生,我一一尊重。我猛厉地修慈悲心,向对方传递我的爱,使他也能够同样向我敞开心灵,乃至欣然接受我的帮助。
所以,每次观看《佛陀》传,每每听到佛陀的语言我都禁不住会流泪,那是因为感恩!如果没有佛陀降诞人间,就没有人为我们开示超越阶级、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的大慈大悲,就没有人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理,没有人知道我们生命的活法。纵然几千年过去了,佛陀永恒的精神智慧给予我们的示范,将永远是我们追随的榜样!
同样,《精诚大医》这部影片,在这位医生身上让我们看到了观世音菩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讲的则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信徒的善行义举,他心中的猴神哈奴曼——是这个爱,让他超越了宗教,超越了重重樊篱。可以说,世间所有宗教的核心都是爱,都是慈悲,尽管教义不同,对爱的理解有所不同。
而短短的一部影片却凝聚了那么多人类文明,蕴涵着人性的至真、至纯、至爱,让我们看到一个有信念的生命,一旦拥有了那种对信念的执着,就可令他克服自身的狭隘、自私与恐惧,使他的生命充满了大无畏的勇气与力量。一旦拥有了这种信念,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将全然不同。《金刚经》有言: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在不同的生命历程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绽放出生命的光华,实现生命的超越而释放出同样的功德。
然而,介于不同的信仰,世间也隔阂出重重樊篱,所谓文化的界限、观念的界限、价值的界限、阶级的界限、民族的界限、国家的界限、农村跟城市的界限,乃至农村跟农村之间也有界限,毕业于不同学校也有界限。但倘若仔细去审视,你会发现这些界限都不过是人为的阻隔,都是人的虚妄分别,是偏见、狭隘、自私、愚昧而产生的心灵鸿沟。这种种界限分明的对立性和排他性,意味着我们世界观、价值观的二元论思惟,只要我们心存对立,人类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而一旦打开我们智慧的眼睛,看清那些本不存在的所谓樊篱、界限、分割与对立;一旦我们勇于超越心灵的距离,获得的将是真正的成长和智慧的成熟。本不需要你去灭它,不去灭则没有对立,因为不生所以也不需要恐惧。法本无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从本就不生中证得不灭。
所以,心若向往着光明,生命则会越来越柔软。在春花秋月,在万事万物中,我们还能看到佛性、看到法性、看到清净面目,仍不失一种热情、一种赞颂、一颗供养的心。我们尚能心怀感恩地去倾听、去供养,每一个众生的名字都是佛的名号,每一个众生的心中都有佛。所以,《金刚经》里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法不离世间觉。以佛法的眼光看,一切法都是佛法,在世间法中有所觉悟、有所了知,在这个觉悟中亦能找到佛法僧三宝,在事相上亦能找到佛法僧三宝,在自性觉正净里亦能找到佛法僧三宝。感动之余,我们再把这份感动回向法界众生,以消弭世间的种种偏见、误解与隔阂。
而时空是很神奇的。我们看似在这小小法堂、小小寺庙里,实则又是在地球上、在十法界里,而法界是交叉没有界限的。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