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有声书:与“光明母体”联网并合一

2020-02-25 00:03: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图片

中篇三  “佛教与科学”


一、现代科技再现佛法庄严

二、“宇宙弦”震荡出“六道”

三、六道轮回之谜

四、与“光明母体”联网并合一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中篇三  “佛教与科学”


四、与“光明母体”联网并合一


知识是有能量的甚或就像一个母体,而我们恰是一个迷失于母体之外的漂泊的生命。《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讲“如母忆子”,这个“母”即指母体、本体,即“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而我们这个“个体”是迷失的,就像《科学探索》这部影片里所描述的暗物质、暗能量。


《科学探索》这部科教片多次讲到了时间、空间,其实这个时空的展现还是在三维四维。在已知的4%-5%的世界里,那未知的96%—95%是期待通过现在的科学探索来发现一些不解之谜,唯一能够证明另外一种理论的即是暗物质。无论我们现在看得有多远,也不过如大海一沤,还是陷在一个三维四维里。


影片里的这位大科学家,紫磨真金的脸色、五官非常端正,他的讲述充满了智慧与慈悲,充满了正知正觉,使他看上去很像佛陀。在针对一个氢弹爆炸的镜头时,他最后总结说:“科学有罪吗?当科学这个工具一旦交付到某些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和权力人的手中时,就是有罪的!”


当“探索号”飞过木星时,这位科学家建议:“让它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这颗发着幽蓝色光的小白点。”随着他的提议,镜头里的“地球”就渐渐地越来越漂移、越来越漂移,直至成为那么渺小的“一粒”。


这段话,非常震撼!从这个角度讲,科学探索也是为了开发智慧,也让我们人能谦逊一点,自我不要太膨胀,甚而能产生一点自卑,能自知我们人是多么渺小,同时又感受到我们这个生命个体是很神秘的,还在无量光无量寿的光明母体之中。


我个人读书不多,但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科学探索、天文学、宇宙起源类的书籍,常会觉得人真的很渺小,因而会产生一种莫名恐惧。在如此浩瀚的宇宙空间里,以目前我们人的精气神是不足以去支撑这种耗散的。直至学佛后才发现,学佛是越学自己越温暖,越学精气神越足。就像摩尼·巴格西在《我们的佛陀》中所称叹的那样:“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结合体。”


同样,可以想见霍金在研究这些科学课题时,他身体的肌肉自然会趋于萎缩。除了大脑在工作之外,他身体的能量已不足以去支撑他思考这些命题。因为这个空间太浩大了,同时又是毫无生命迹象的,而这个三维四维的探索手法,甚至也无从探索到宇宙里高智慧生命的迹象。


换言之,浩瀚的宇宙是一个生命的沙漠,但不是因为浩瀚的宇宙里没有生命,而是我们探索手法的低级错谬。比如,最新光谱显示冥王星上有大量甲烷冰层分布,最多证实了那么厚的冰层下面有甲烷海,接下来甲烷海里有什么生命,是无法探知的。以现在的航天器,还不能从金星、火星上带回些什么,月球上虽然带回了一点岩石,微生物等还是找不到的。至于其他生命的存在方式,以目前的科技手段也难以去推知,或许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密密麻麻、尘埃样的银河系,也不过是一个生命体的一个细胞。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佛经里如此来比喻佛,那我们又怎能知道“阿弥陀佛”呢?所谓的“这是一条大山脉”、“那是一条大峡谷”,有可能仅是阿弥陀佛的一个皱纹、一个褶皱而已,甚或连阿弥陀佛的一根毫毛也无从去探知。“阿弥陀佛的这根毫毛”或许也不在三维四维的层次呢。


然而,人类所已知的也不能靠遐想。因为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依据,现在所探知到的暗物质、暗能量,总体来说已算是一个大方向了。现在对生命的探知还仅止于“水”的层面。有趣的是,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内尚有鱼虾生存,在大气压力那么大的地方竟然还有鲜活的生命存在,不得不令人称奇。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火山口1000多度的岩浆里居然也发现了有生命存活下来。诸如此类的现象,现在的科学理论又作何解呢? 


有人说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精神。科学史之父萨顿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基于人性之中的求真和自由探索精神,而科学发明及其科学带给人类的种种福祉只是科学的副产品而已。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赞美牛顿:“幸运啊牛顿!幸福啊科学的童年!”在科学的那个纯真年代,牛顿所从事的真理挖掘工作甚而还掺杂某些与当时环境相关的宗教因素,比如牛顿研究物理学的一个动因是通过科研去赞美造物主。因此,很多科学家对那个年代亦充满了怀念之情。为此,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科学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明。”


然而,科学领域最大的发现则是让人类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森严的研究分工使得人们再也无法像牛顿那样给世界做出大一统的解释。可无论情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无疑都是值得称叹的。但人没有脱离这个宇宙,目前的这种探知手段不过是堕到一个物的概念里去了。多年来,我们观看西方介绍太阳、宇宙的科教片,在讲到智慧分析时发现,倘若没有福报人就会越来越枯空、越来越恐怖。而佛教里所讲的世界的形成、无量劫等概念,去学习读诵不仅没有恐怖,反而既开智慧又增福报还消业障,具有福德、慈悲,是有生命性的。尤其依佛教的角度去解读,还可以找到答案。


显然,传统文化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仅充满了人性、慈悲、温暖与光明,而且饱含了高级生命的特质,所以越研究越生欢喜,乃至可以跟宇宙最核心的佛菩萨“无量光无量寿”联网并合一。“无量光无量寿”既超越时空、具有物质最高级的层面,同时又是佛无量劫来所累积的功德,有无量的悲愿在帮助着我们,其人格化的这种状态是均等的。因为佛是福慧两足尊,即两者均等并达至圆满的。


这个世界有高级多维的生命体系存在,极乐世界、平行世界当下就在的,所谓道生万物,乃至天地都为道所生,只是我们不知“道”了。就像计算机的“二进制”灵感也源自于中华文明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西方文化里是“十进制”,而我们中国文化里才有“二进制”,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系辞上传》)”,现代计算机的发明就是由我们中国道学里获得了启发。


可见,西方的科学体系是在物质、时间的范畴内建立起的知识体系,是有量光有量寿,而一句“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就超越了当今最先进的科学体系。爱因斯坦曾言:我不是一名宗教徒,假若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而佛教永远在帮助着我们人类进步,帮助着科学发展。当今不少科学家都在佛教里找到了灵感,甚至从科学的前沿地带找到了宗教的影子,找到了佛教的智慧,攻克了科学难题。


因而,佛陀所证悟到的是宇宙的整体经验来给予人的一个指导,具有极高的科学性,而现代科学则是对世界的一个局部探索,探索到后来难免会有前后矛盾,甚至自我否定。事实上,佛教不仅是这一期人类文明的一个现象,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精华,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整体智慧,而且是宇宙高维的文明智慧。“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我们怎样成熟并融入宇宙高维的文明体系,是每个生命的使命及终极意义。




未完待续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台宗三字经》
· 文殊菩萨亲身验证,持不偷盗戒的不可思议利益
· 天台宗三字经〡天台宗入门教程
· 佛法有声书:六道轮回之谜
· 二月初二济公活佛圣诞日〡揭开那些被我们误解的真相
· 一切颠倒梦想,皆从此出
· 佛法有声书:“宇宙弦”震荡出“六道”
· 为什么要开光?开光有何含义?
· 马祖道一禅师圆寂日〡六祖预言中的传奇高僧
· 在它们的身上,看到自己......——「慧」看电影之生命轮回
· 真理之路要自己用智慧去验证
· 佛法有声书:现代科技再现佛法庄严
· 护国消灾《伽蓝尊者供奉仪轨》
· 你是谁?(内有独家专访视频,超精彩,别错过!)
· 人为什么记不起前世?原来是因为...
· 清华大学博士:人生在世,不去了解佛教是一件憾事!
· 佛法有声书:生命的灯塔 中国的脊梁
· 跟我来!一起“宅”家游敦煌
· 【英文有声书】观世音菩萨代表一切诸佛之悲心的总集
· 【祈愿国泰民安】惑业苦海,它是拔济的舟航 ——药师法门之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