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白莲经》中记载:
国王辐围的第三王子王众,在宝藏如来前发愿:“我受持清净佛土,不愿速得成佛。在此期间奉持菩萨行,得以目睹十方无边无际世界的一切佛陀,我令所化众生初发菩提心,行持波罗蜜多后成佛,数量等同无边刹土微尘数,这一切我一一得以现见,愿我能如此行持佛陀的事业。
往生到我刹土的一切有情,(心净)如同梵众天的诸天人1。受持尽大千世界恒河沙数佛土合为一佛土的功德庄严。
我刹土中,城墙高至有顶边际,此墙由众多奇珍异宝点缀,整个大地均为琉璃所成,无有尘土等垢污,必定远离八无暇、痛苦、破戒、堕罪,连女人,声闻、缘觉,烦恼众生的名字也不复存在,无有段食之贪而以法喜为食。
遍满化生、持梵净行、意乐清净的菩萨及个别最后有者菩萨,他们刚一出生,便须发自落,身著法衣、袈裟,具大光明。其珍宝钵盂中,充满各种美味。当时他们思维: ‘我们不应吃此段食,理当供养其他世界的佛陀及其眷属,布施一切有情。’刚这样作意,即刻获得‘不可思议行’等持,于是畅通无阻地前往十方无量刹土,满怀欢喜供养一切佛陀、声闻及所有众生,并畅谈正法。时至中午,返回自己的佛土。衣服、珍宝也如此上供下施。愿我刹土的诸位菩萨,其一切所需与诸佛、声闻及其余众生共享后,再自己享用。
愿我刹土,宝珠光普照,积聚数十万严饰,具有于诸十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殊胜。即便只提及种种珍宝的名字,俱胝年也说之不尽。在我刹土,金,银,水晶、琉璃等据众生各自意愿而随心显现,相互之间不现2,想如何受用、享用,便会如是呈现。
在我刹土,虽无日月,但那些菩萨有大光明,随其所求自然放光,乃至能照千万俱胝那由他佛剎。在我刹土,唯以莲花绽放区分昼夜,而无有昼夜之名。
在我刹土,菩萨若想成佛,即以欢喜迁移到其余刹土成佛,除此之外,无有从我刹土生到其他刹土而受寒暑、疾病、不乐、老、死之事。在我刹土,无有死亡,(若离世时, )处于上方虚空中,如同如来于无上菩提中般涅槃,并从空中传出数千万铙钹的妙音,其皆为波罗蜜多、三宝、菩萨法藏的声音以及自己信受的法音,而听不到欲望之声。
愿我刹土,无有须弥山、铁围山、尘山、大海及其他树木,到处遍满超胜天界的种种妙树,及曼陀罗、大曼陀罗等天花,无有臭秽,弥漫各种广大妙香.....十方无数无量佛刹净土的所有功德庄严、严饰、相状、稀有、愿力,愿我刹土悉皆具足,声闻、缘觉、五浊之世的刹土布局除外。
如若我行持菩萨道而于此刹土成就,愿那些我令其初发菩提心并受持六波罗蜜多的所有菩萨,均往生到我之刹土,释迦牟尼佛的这一刹土也属于我刹土之中。若人我刹者,一切痛苦全部消除。
我于这一刹土成佛时,普提树名为七宝锦,树粗为一万个四洲之量,此树的芳香及光芒遍布周围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在这棵菩提树下,有一个以奇珍异宝严饰的金刚座,名为真向寂静庄严善择智香,面积为五个四洲世界大小,高为四千万由旬。我于其上结跏趺坐顷刻成佛,直到涅槃之间不解跏趺、不起跏趺而安住,并在不可胜数的佛土中,幻化出无量诸佛及菩萨。一一化佛,一上午时间也可使无数有情受持无上菩提,趋至不退转;那些幻化的菩萨,也行持菩萨所为,在十方无数刹土中显示为我的身体,何者见之,决定证得无上菩提,乃至涅槃之间不离佛陀,诸根齐全。任何菩萨想要见我,一萌生此念,不管行于何处、居于何地,立即就能见我坐于菩提树下。得见之际,便对正法远离一切怀疑,未曾宣说的意义也能完全通达。
在我刹土,有情的数目和寿命不可估量,除了佛陀的遍知智慧,谁也无力计算。从我成佛至涅槃之间,我刹土的众生不留长发、不穿白衣,须发自落、身披袈裟、持沙门相、住沙门法。”
宝藏如来告王众王子:“大士,善哉。你极其聪睿,具足功德、智慧,为利益众生发此善妙大愿,实在是具殊胜智慧的行为,受持如是微妙殊胜的佛土功德,故称你为‘文殊’。文殊,你在未来经过二恒河沙数阿僧祇劫,于第三恒河沙数阿僧祇劫时,在南方离尘正积世界——娑婆世界也归属其中,成就如来应供正等觉佛果,佛号普见。你行菩萨道时所发的一切大愿,皆得以实现。你于数多俱胝佛陀前种植善根,故成为一切有情的妙药,你将奉行所想,能破烦恼,增长善根。”
节选自《八大菩萨传》
文殊菩萨传—这样功德庄严的刹土,令人向往
注释:1《悲华经》云:“我所教化诸众生等,令其心净犹如梵天。”
2《悲华经》中意为显而不失,即后者显现时,前者并不会消失。如云,“当见银时不失金相。当见金时不失银相。”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