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底峡尊者的殊胜教诫
尊者亲口说过:
“殊胜之师为揭露罪恶,
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
殊胜助伴为正知正念,
殊胜劝勉为怨魔病苦,
殊胜方便为无有改造。”
最好的师父,他在讲课时能揭露你的过失和罪恶,天天说好话有什么用?要揭露罪恶。
最好的窍诀,就是击中你的要害。如果你每次听课,都感觉上师不是说别人,就是在说自己、批评自己,“怎么又说我”、“怎么天天批评我”,有这种感觉,说明你每天都得到了很多窍诀。其实作为修行人,只有接受这种点击要害的窍诀,才能认识自己的过失。
殊胜的伴侣是正知正念,正知让你时时观察自己的三门,正念让你不忘失善法,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劝勉,其实是修行中出现的违缘。当怨魔来危害你、敌人来危害你、病苦来危害你的时候,你就会立即提起正念,认真地修行。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比如,当我生病时,马上会想起死亡无常的道理,但病一好就没什么感觉了;一出现违缘,就想起三宝了,赶紧祈祷,但违缘一过又放松了。因此,违缘、怨魔、病苦,这些才是最好的鞭策。
最殊胜的方便,是无有改造。在所有修法窍诀中,直指本性,令心无有改造、自然安住,是最为殊胜的。无上大圆满中,有时是用水晶作表示,让人认识无改的心性。
贰
阿底峡尊者对三位弟子的甚深开示
问: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么是最殊胜的法?
尊者答道:“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是心相续调柔;
最殊胜的功德即是具有饶益之心;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经常观察自心;
最殊胜的对治力即是了知一切法皆无自性;
最殊胜的行为即是与世俗人相违;
最殊胜的悉地即是烦恼得以减少;
最殊胜的神通即是欲望减弱;
最殊胜的布施即是没有贪执;
最殊胜的戒律即是内心寂静;
最殊胜的忍辱即是处于低位;
最殊胜的精进即是放下一切琐事;
最殊胜的禅定即是心不造作;
最殊胜的智慧即是对任何法都没有二种我执;
最殊胜的善知识即是指出求知者的缺点;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对症下药;
最殊胜的好友即是正知正念;
最殊胜的激励即是怨敌、魔害、疾病等苦难;
最殊胜的方便即是顺其自然;
最殊胜的恩德即是引进佛门;
最殊胜的受益即是心向善法。”
仲敦巴问:“在一切法之中,最究竟的是什么呢?”
尊者答道:“最究竟的法就是无缘大悲藏。譬如,世间有一种叫作‘化沃求托’的神药,能够治疗百病;而证悟法界空性的智慧,能够对治一切烦恼,其妙用如同此药一般。”
问:“如今所谓已证悟空性的人,其相续中的贪心和嗔心却一点也没有减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些人都是大言不惭的人啊!如果一个修行者真实地证悟了空性的法义,则身、语、意三门就会像脚踩在棉花上一样柔软调顺,或者像糌粑汤中放进了酥油一样寂静平伏。正如圣天论师所说‘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呢?仅仅是生起这样的合理怀疑也能摧毁三界轮回的根本。’因此,如实证悟空性之义则如服食圣药一般,一通百通,亲证了一切道法蕴涵其中的道理。”
问:“证悟空性为何能涵摄一切道法呢?”
尊者答道:“一切道法可归摄于六度之中。
真实证悟了空性之义,则对内外一切诸法无有欲望贪执,所以恒常具足布施度;
没有欲望和贪执,就不会被恶业所垢染,所以恒常具足戒律度;
无有我执及我所执所引起的嗔心,所以恒常具足忍辱度;
对证悟空性具有欢喜心,所以恒常具足精进度;
远离了执着于有法的散乱,所以恒常具足禅定度;
对任何法远离了三轮作意,所以恒常具足智慧度。”
问:“对于一个证悟者来说,仅仅依靠空性的见解和修持,就能成佛吗?”
答:“如是一切显现和所有音声,没有不是从自心产生的,心体就是明空觉性。证悟觉空无二,就是见解;无有散乱,以正念不断护持,就是修持;状态之中犹如幻化般积累二种资粮,就是行为。现在若能对自己的见、修、行有所觉受,则在梦中也能够行持;若梦中能够行持,则临终时能够行持;若临终时能够行持,则中阴时也能够行持;在中阴时也能够行持,便决定能获得殊胜悉地。”
《月灯三昧经》亦云:
“我今为汝无量说,
汝于此法若不行,
如人虽持良妙药,
于自身病不能治。”
佛陀说,我已经为你们再再宣讲了这些道理,但是,如果你们不修的话,也无法解脱。就像一个人虽然手持良药,但不服用的话,也治不好自己的病一样。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