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让-佛朗索瓦·何维勒,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他的儿子马修·理查德获得博士学位后,突然决定放下这一切,到遥远的国度,披上袈裟,削发为僧。马修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他遭遇到什么困境,而是他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父子二人决定通过自由的谈话,交流他们的疑问和各自对于对方的困惑。两人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父亲对佛教犀利的质疑,让马修有机会揭开佛法神秘的面纱。这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08.什么是空?
哲学家:你所谓的空性是什么?是虚无吗?
僧侣:很多人对“空”的概念不安,甚至害怕。那是因为他们把“空性”和“虚无”混在一起了。“虚无”之中一无所有。而空性事实上是虚无的反义词,它是一种宇宙的潜能。任何现象,如果究竟本质不是空性的话,根本不可能显现。包括自我和外在世界,都没有任何东西是具体的、永恒的,或有具足的存在性。空性并不是什么和现象分开的东西,它就是现象的本质。佛法说世界是没有“开始”的。在任何东西显现之前,时间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时间只是一个观者赋予一连串刹那的概念。世界没有真正或实质的存在,所以说现象世界就是相对层面,空性是绝对层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并不是在否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般觉知。我们想否定的是,在最终的分析下,世界具有真正实质的现实。
哲学家:这难道不是无为的哲学?我们何必针对不存在的东西有所行动?
僧侣:绝不是这样!相反,这个观念让我们走向更大的行动自由,让我们对其他人更开放,因为我们再也不会被自我的执着和现象的具实性所困惑。因为众生确实经历着痛苦的经验,所以就算是幻觉式的,要除掉这种经验也是对的。
09.佛教的传教观念
哲学家:佛教不像西方的宗教,它既不承认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得到永生的实质心灵,又不承认一个我们可以向他祈祷,此生能够帮忙来生迎接我们的上帝。佛教和当地的宗教难道没有冲突的危险,没有竞争?
僧侣:这种竞争没有依据。如果一方没有任何竞争的意图,对方的竞争就会自动终止。就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宗教的了解程度越来越差,才会让某些群族利用宗教来进行压制和征服的行为。佛法提供观念,但从来不强迫这些观念,更不会想改变任何人的信仰。佛法就是愿意将经验分享给任何想参与的人。试图让人改变宗教信仰不但可能会失败,也可能无意识中减弱他们对自己原来宗教的信仰。更好的做法是鼓励有信仰的人更加深自己的信仰,目的不是要改变人家的信仰,而是要增进他的福报。
如果一个人感到跟佛法特别有缘,愿意把佛法视为一条心灵道路,也不能阻止他自由的走向这个道路。接下来他就应该精进地学习和修行。虽然对其他宗教要保持容忍和开放的心,但我们必须投入自己所选择的宗教。
10.什么是慈悲?
哲学家:基督教有慈善的概念,它和佛教的慈悲相对应,但什么才是佛教的慈悲?
僧侣:我们今天的教育几乎不再讨论如何使人变得更好,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世俗,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知性以及累积知识。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毁灭。有人甚至说爱和慈悲完全属于宗教的领域,教育并不负责年轻人的心灵。在西方,慈悲的字面意思有时暗示一种高姿态的怜悯,一种同情,但这种同情先假定自己和受苦的人之间有某种差距。佛教所讲的慈悲就是解除所有痛苦的愿望,尤其是要挑战痛苦的因——无知、憎恨、欲望等。所以说这种慈悲一部分是针对受苦者,一部分是针对那个生起慈悲的心。
慈悲中可以包含慈善,包括各种布施。而为了要消除长期的痛苦,我们必须思考痛苦的起源,然后才能发现原来引起战争的是无知,是对报仇的饥渴、执着,以及一切令众生痛苦的东西。
11.慈悲和爱
哲学家:慈悲和爱之间的差别在哪里?
僧侣:慈悲必须伴随着爱,慈悲没有爱就无法生存。而爱的定义是希望众生能够找到快乐,以及快乐的因。在此说的爱指的是完全的、无条件的爱,对所有众生没有分别心,没有偏见。男女之间的爱、对家人的爱,经常是霸占性的、排他性的、有限制的,其实这种爱含有很多自私的感情。这种爱可能感觉非常深,但是当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它也很容易就会消失。同时,对家人的爱会同时附加一种感觉,觉得会和陌生人有距离,甚至敌意。真正的爱和慈悲可以延伸到我们的敌人身上,掺杂执着的爱和慈悲无法包容我们视为敌人的人。
在佛教中爱与慈悲要和另外两种美德相结合。第一种是随喜的精神(看到别人好也会高兴),第二种就是没有偏见,一视同仁。佛教中的爱和慈悲与智慧是分不开的,爱和慈悲与对事物究竟本质的知识是分不开的。爱和慈悲的目标在于让众生从无知中解脱出来。为什么慈悲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是因为背后这种智慧和知识。
往期微信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