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禅师遇上“阿弥陀佛”......

2020-08-26 01:24: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虚云老和尚座下十大弟子之一的绍云法师曾经讲到,在一九五几年时,他们在云居山修行,亲历过这样一件事情。


  绍云长老讲述  


五几年我们在云居山,亲眼见的一个事情。有一个竺慎师,五十多岁了,专门舂米。他在禅堂里打坐时看到阿弥陀佛像显现,手捧莲花,让他上莲花跟着走。他说:我没有发愿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怎么来接我啊?他不肯去。天天晚上来,来了几晚上。他就把这个事告诉了虚老。虚老说:“你不要睬他,喊你也不要理他,这样他就不到你这里来了。”结果不睬他还是来。那天老和尚教他:你找一个锥子,放在你座位后面,今天晚上要是来,你就把锥子轻轻拿出来,他用手拉你上莲花台时,往他手上一锥。他就找了个锥子放在身后,那天晚上又来了,他轻轻地把锥子拿出来往他手上一锥。结果,锥到自己的大腿上了,疼得哇哇叫。维那师过来,重重三香板。开静以后,问他为什么哇哇叫,他把事情一讲,大家才知道。这些境界还不是一、两个人出现。


图片


图片


有的说,我们是念佛的,在家也常有这个现象:见到莲花、见到光、闻到香。这叫感应道交。虽然,我们这里叫禅堂,但是有些人修的法门不一样,也有念佛的啊。你话头参不上,一心念佛,不搞任何动作、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念。我们讲过几次了,你念到念而无念,不念自念的时候,一念觉照现前,和参禅参到无心境界没有二样。但是你要是见到境界,也不能生欢喜。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


图片


图片


楞严经上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祖师们讲:枯木崖前岔路多。什么叫枯木崖?就是我们平常心中妄想翻腾不息就像树上的青枝绿叶。现在心收拢了,树叶都落了,就是枯木了。就在这静中枯燥的时候,岔路多得很,会出现种种的境界。


你只要把当下这一念保持住,不起二念,不要有任何需求:我想他心通啊、我想见佛菩萨像啊,千万不要动这种念头。你一动这个念头,相随心起,到境界现前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出来了。我们真正用功的人,要具备金刚眼睛,能识破真假境界。




 摘录自绍云长老开示


图片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图片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心灵是一个“隧道”,能让祖先得到解脱
· “南无”的真实义
· 法语图|高尚圆满的标准
· 【佛典故事】正念破魔
· 大功德光明云的境界
· 蕅益大师 《寄母书》
· 佛陀所觉悟到的真理长存世间——《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25集
· 孝亲报恩月,尝试践行婆罗门女的“孝”
· 甘露法语 | 三皈依
· 七夕,佛教你如何让“爱”保质不消散
· 法语图|修行人要看本质
· 【佛典故事】梵志得度
· 诗尘有金身|这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贫穷布施也不难
· 这部经由佛来介绍佛——《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集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 这部经由佛来介绍佛——《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课
· 【日文版】这条路很长,你要跟住
· 微信公众平台
· 【佛典故事】佛度宾耆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