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尘有金身|这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2020-08-24 21:30:00 发布: 人气:12


图片



阳光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鲜活的生命力

三百年前的春天,随园老人袁枚在园中散步,偶然发现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居然开出了小白花,他心神一动,写下了绝句——《苔》:“阳光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喜欢阳光,却寄生在阴暗潮湿之处。“白日不到处”,是一个如此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了绿意,展现出自己的青春。他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而是用恰自来的勇敢绽放自己的生存本能和生活意向。


苔藓虽然生长在僻荫处,但是它有它的生命吗?这个世界大多数是很平凡的人,但是哪一个人没有鲜活的生命力?哪一个人没有生命的美感?



图片


这也是赞美每个人的佛性

苔也会开花,花如米粒般细小、洁白,这是生命的绽放。苔也能结出种子,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苔花如此细小卑微,花色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但却依靠自己生命的力量,依靠自强、自尊迎来大好春光。


“也学牡丹开”,是苔的谦虚,也是骄傲,我虽然没有牡丹那么美丽,但是我也很美的,我也可以自赏的。


《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最灿烂辉煌的诗词文化都能以音乐的形式歌咏。实际上这首诗也是赞美每一个人的佛性是没有人能够剥夺的,我们身上都折射着佛的微尘相好。


虽然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却被偏见所梏桎,因此活在自己主观的、狭隘的、牢狱一样的世界里。



图片
图片


找到自己生命的自信

这首歌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让我们变得对自己有信心,纵使我是一个苔藓,我也会有我苔藓的生命。苔藓看似渺小,却顽强地拓荒着,从海洋到陆地,它见证着植物的演化,群落的演替,生态的演变,就算是微小的存在,也可以伟大。


同样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所包含的内涵不一样,因为那个小孩子来自贵州省石门坎,贵州十万大山,这位老师愿意到那边去支教,教导这些孩子们,鼓励他们。生命没有什么偏和远,要找到自己生命的自信,当找回自信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健康的生命。


梁俊老师创作的如苔一样的诗和歌,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能像牡丹花一般,快乐而富有光彩地绽放。同时这首数百年前的小诗,在短短几分钟的舞台演艺里,让我们热泪盈眶,久久难忘。请问老师教给学生知识重要,还是让他生命能够直立起来重要?



图片


活出别样的风采


这位老师让我好像看到了菩萨一样,他通过这么一首诗,善巧方便地让每一个深山里的孩子找到生命的自信,纵使生得偏远,但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我们中国人说”安分守己”,当你能安住的时候,你就能在你的格局当中开放出属于你的花朵来。


梁俊老师曾回忆道:小时候我也生活在大山里,苦苦寻找人生的方向,我也是一样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但当他找到了生命的乐趣,并把这种觉悟反哺给与他有同样经历的孩子们时,生命已然活出别样的风采。


苔,所散发出的生命之香,已然超越了花的馥郁,它犹如一束光亮,照进了心灵,在相生共荣的朴素情感里,焕发出直达人心的精神力量。



图片
图片


生命的最高礼赞

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守住你的本分,致知就是开放你的智慧。古时候的人,当他的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可以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类如果没有更高尚的文明去哺育他的心灵,没有更高的智慧去开启他的世界观的时候,生老病死就是一场枷锁,就是一种牢狱,就是生命的一种惩罚。


人生有了佛教的审视,有了对生命理性的认知之后,才能超越生老病死,这几十年的生命才会活得有尊严。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小诗《苔》也传递了一种朴素的生命真谛:每一个生命兼具佛性,都是尊贵的,是不可复制的。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悟道后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是生命最大的平等与自由,也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贫穷布施也不难
· 这部经由佛来介绍佛——《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集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 这部经由佛来介绍佛——《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二课
· 【日文版】这条路很长,你要跟住
· 微信公众平台
· 【佛典故事】佛度宾耆迦
· 佛教的“宇宙全息理论”
· 《地藏经》里“南方”在修行上的甚深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24集
· 虚云老和尚: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
· 因为光光相摄,所以我可以代您受苦、替您修福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 去极乐世界的路,佛跟我们一起铺
· 法语图|对这个世界执着不放,极乐世界是去不了的
· 【佛典故事】天道善因,恭敬之法
· 释迦佛遗训
· 动机和心量不一样,得到的果报就不一样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23集
· 农历七月,为什么一定要诵这部经?
· 甘露法语 | 正法
· 这条路很长,你要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