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种境界,你在哪里?

2025-07-06 06:00:00 发布: 人气:28
图片



Yue Ming Tian Xin  



六字大明咒——嗡玛呢呗美吽,是观音菩萨的大悲心,也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心,乃至是一切诸佛的悲心。这个悲心的具体含义叫什么?叫拔苦的心。所以,有时候比喻佛法如酷夏中的清凉。


图片


就像我们在炎热之中要找个清凉的环境一样,佛法就像这个世间的清凉世界。实际上,我们内心的烦恼、煎熬,并不是外在的炎热可以比喻的,佛法的清凉也不是空调可以比喻的。


有生命经验的人就会知道,气候的炎热还能够忍受,有时候生命中苦的逼迫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如果能获得心灵的宁静,如果生命能化成一朵莲花,这多殊胜难得啊!



图片
图片




有人把人生总结成三种境界——静、敬、净。


就是说我们的心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静,宁静的静;心能静下来了,就会敬天地、敬祖宗、敬圣贤,这就是第二个层次,恭敬的“敬”;然后进而能达到清净无为的那种净土的“净”。


佛教里修净土的人的归宿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就知道寺院这个空间的目的是什么,知道它对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个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图片


作为寺院,它凝聚了很多善良者的力量,好像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个“奢侈品”,但它不属于浪费,而且它还是一个很高尚的“奢侈品”。


为什么?人文的道德修养是最普世的,而且这个道德修养需要在每个公民身上呈现出来。人文修养需要园丁的哺育,浇水、耕种,这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儿,是伴随着我们人类文明从古到今,乃至到未来的活儿。所以,寺院这个建筑物,它不是浪费,而是人间的“奢侈品”。


我们能够进入佛门来思惟这个道理,这是非常奢侈的。哪怕你不思惟,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很安静,这个“很安静”也不错的。如果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恭敬心,这就上升到第二个层面了。如果不思善不思恶,无人我是非,那就进入第三个层面——净土的“净”了,阿弥陀佛座下的朵朵莲花就开了,你就变成莲池中人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怎样保护别人的善根?
· 为什么道高一尺,魔就会高一丈?
· 为什么观音菩萨来救度我们叫“救苦救难”?
· 净旻法师 | 天台宗基本架构【宗义】
· 净旻法师 | 天台宗基本架构【宗史】
· 净旻法师 | 天台宗基本架构【宗名】
· 学佛路上,怎样面对不理解自己的人?
· 学佛问答|修行人能否养宠物?
· 是琉璃,还是泥巴?成为法器需要你很好的配合
· 安定的力量可以摄受众生
· 想做好事情会有障碍,怎么对治?
· 为什么要安居?
· 文殊菩萨的真言,你会念吗?
·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这个
· 为什么我们可以得到戒体?
· 人只要善良就好了,不皈依学佛可以吗?
· 蛇年多变,如何越变越好?看修行人的“转命”智慧
· 《心经》为什么是由观世音菩萨来宣说?
· 结夏安居是什么?禅师说:九十日即平生
· 三月结夏,九旬安居 | 今日,结夏安居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