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农历六月初四
恭迎佛陀初转法轮纪念日
三千多年前的今天,
佛陀来到鹿野苑度五比丘,
说八正道、四圣谛,
尊者憍陈如证得初果,
从那时起,
佛、法、僧三宝在人间具足。
三千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后,并没有立即说法。《法华经》中,佛陀多次感慨:“我法妙难思,不可以言宣。”佛陀所证得的无上道微妙不可思议,但同时也不可言宣,这个“不可言宣”,不是佛说不出口,而是众生不堪领纳。
佛陀思惟众生迷惑颠倒,难可教化,久住世间,实无益处,因此欲入涅槃。此时,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的想法后,立即率领诸天恭敬礼拜、长跪合掌,劝请佛陀慈悲住世,为众生说法。
▲ 梵天劝请图(明清彩绘)
听完大梵天王的劝进,佛陀终于答应说法,为众生开启一扇不死之门。
但当时能听法的对象是很少的。佛陀第一位想到阿罗罗迦摩罗尊者,这位老师智慧深广,烦恼微薄,已经达到无所有处定的境界了。但天人告诉佛陀,他在七天前已经过世了。
第二位,佛陀想到郁陀罗摩罗子尊者,这是佛陀最后亲近的老师,他已经入到非想非非想定了。但又有天人告诉佛陀,他在前一天,刚刚入灭。
这个世界上跟佛陀最接近的两位老师,他们都有甚深的禅定,有高深的智慧,习气烦恼非常的轻薄,佛陀最适合跟他们讲法的,结果他们都已经不在了。佛陀要把自己证悟的,对世间苦的总结、对苦的因的总结、灭苦的方法和无苦之果,都找不到人说。
再剩下来,只有曾经追随祂的迦比罗卫国的大臣——苦修六年的五位行者,他们跟佛陀有累生累世的缘分。佛陀以神通力观察,知道他们在迦尸国波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因此,就朝那里走去。
途中,遇见一位名叫优波迦的外道,他赞叹佛陀容光焕发,并探询师承与所修的法门。佛陀告诉优波迦,我是无师自悟的解脱者。这位优波迦外道,不相信地摇摇头走开了。
来到鹿野苑五比丘处,他们远远地看佛陀走来,相约不要热情迎接,因为他们认为太子已经堕落,不再精进修道了。然而,当佛陀走到他们面前时,他们纷纷起身热情恭敬地相迎,称呼佛陀为道友。
▲ 佛陀为五位比丘说法图
佛陀告诉他们,不要称如来为道友,如来是正等正觉者,已经证得了不死之法,依此方法,他们也能自证解脱涅槃。
五比丘质疑地问:“即使你勤修苦行,都还不能获得超越常人的殊胜知见,更何况又回到多欲多求的生活,享受充分的饮食!”
佛陀告诉他们,纵情欲乐,是低下的凡夫行为,但无意义的苦行,也非圣道,两者都是极端的二边,修道者都不应当学。离开这两个极端,有一趣向正觉解脱的中道,那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接着,佛陀详细地教导他们,应当听闻、思惟“四圣谛”——苦、集、灭、道。
『苦』即人生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是世间的真相;
『集』即为贪爱,是苦形成的原因;
『灭』即是贪爱的止息,是苦的灭除;
『道』即是八正道,是灭苦的方法。
当佛陀为五比丘传讲了苦集灭道四谛法之后,憍陈如当下远尘离垢,得法眼清净,证入了初果。从那时起,佛、法、僧三宝在人间具足。
所以,这一天既是佛陀讲法的纪念日,也是贤圣三宝的诞生日。鹿野苑作为佛陀初转法轮处,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鹿野苑
因为佛陀说法了,从此光明流布于世间,众生有了灭苦之法,三界有了涅槃之音。
对于佛弟子来说,法是最重要的,佛对众生最大的恩德就是开口说法了。如果佛出世、成道,但没有说法,对众生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我们亲近善知识就是为了听法,通过闻法才能启发智慧、启蒙信心。有了法才能依教,才能奉行,通过奉行再进一步去验证、去证得佛法。所以,佛教里讲“教证”二门,有了教,才会有证。
佛陀初成道于菩提迦耶的时候,虽然以其自证的境界在法界中流布了《华严经》,但是那个时候从世俗谛的显现上只有佛陀和法,僧宝还没有现前。当佛陀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宣讲佛法之时,僧宝具足了,僧团现前了。
所以,在佛教里这个纪念日是很重要的。从这一天开始,佛陀满怀着大悲,行走在大地上去教化祂的有缘众生。我们要感恩佛陀,感恩这些教法,因为有了佛法,我们才有了转烦恼为菩提、转凡成圣的方法。
▲古文殊寺法堂壁画《释迦说法图》
所有亲近佛陀的弟子都称为“声闻”弟子,他们是闻声而悟道、从佛口中所生的。我们作为佛陀教法下的遗教弟子,实际上都是从佛陀身边的圣贤弟子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祖师大德们是总集三宝于一体的。他们既属于圣贤僧,同时他们又证悟了法的真谛,安住于正觉之中。这正觉就是佛,胜义谛为法,显现的是清净的贤圣僧。三宝的恩德和功德力,从佛陀到祖师再到我们,就是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古文殊寺法堂本师释迦牟尼佛
虽然我们是遗教弟子,但是在佛陀圆满的觉性中,佛光是无偏地覆照、加被着我们的。我们凡夫觉得有时间、空间的障碍,但是对于佛陀来说是没有这些的,不要说三千年了,即使三大阿僧祇劫在佛陀的生命里都是圆满周遍的。
所以,我们应当生起这样的信心,要超越时空与佛见面,聆听、受用、安住于法。这样,才不愧为佛弟子。这样,我们也会信心满满,这世界也会因为我们而遍布佛法,更多的人非人等、四生六道、九幽十类有缘众生,也会因我们而皈依三宝,并最终离苦得乐。
妙法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