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极简哲学。
找一个坚固可靠信仰作为皈依处
《八大人觉经》里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在这个维度下,一切都是脆弱的,都是变幻无常的。
我们明明知道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随时会降临,那靠什么度过呢?靠信念。我们需要建立信仰,找一个坚固可靠的作为生命的皈依处。低维度里不能解决的困境,需要从高维度里面皈依三宝,皈依观音菩萨。
很多人认为信仰就是保佑自己好好过日子,有吃有喝。但反过来想一下,人生就是为了吃喝吗?如果人生仅仅满足于不愁吃不愁喝,而不求上进了,不想提及生死大事,不想听生命的真谛这个话题,那怎么安稳地走完这充满无常的人生?你明明知道在生命的轮回逻辑里,每一步必然会发生,这时候如果没有加入信仰,没有修行,没有积功累德,是没办法度过那个险路的,因为你没有准备好“盘缠”。
所以,我们来到文殊菩萨的智慧圣山,每天都要自我革新,要敲警钟、敲敲自己的“木鱼脑袋”,敲醒自己,以怎样一个豁达的心胸、以怎样一个高瞻远瞩的生命来面对佛教。否则,你都不知道佛菩萨有多伟大的胸怀,辜负了佛菩萨的慈悲,也不知道祖师这么艰难困苦地在这个世界住持三宝的宏大愿力。
02
极简哲学。
珍惜信仰,好好用功
在岁月的长河中,朝代更迭,连建筑都已经无迹可寻了,但是三宝依然如如不动地屹立于这个世间,这就是佛菩萨悲悯着这个世间,心存着拯救众生的宏愿。
我们如果不学佛,不好好深刻思考,很难去理解佛。就好比你作为子女,父母那么深切地爱着你,你却不了解父母对你的那一份心,这不是充满悲剧色彩了吗?
我们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至少他知道“三春晖”是无量无边的呀,知道我这颗孝心像草一样,这么微弱、这么渺小,怎么能报答宏大无边际的阳光呢?圣贤对这个世界、对轮回众生充满了悲悯,用种种方法打捞我们、拯救我们,如果我们连感恩戴德的心都生不起来的话,就太不应该了。
一个有深厚资粮的菩萨,他非常了解对方的境界,能很善巧方便地、润物细无声地引领着众生走向光明。而且在引导的时候还那么有修养、那么优雅,说着幽默的话,让大家心情特别好。
观音菩萨就是这样的,“福聚海无量”。你一想到观音菩萨,就跟想到六十二亿恒河沙数菩萨相等;你四事供养这么多菩萨的福德,跟恭敬礼拜观音菩萨的福德相等。观音菩萨带来这么雄厚的福德资粮,才能自在从容地度众生,众生所求,观音菩萨必然有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学佛了,我们慢慢去想佛菩萨的胸怀,自己都会被感动的呀!为什么学佛的人老流眼泪?那是感动的泪,那是幸福的泪,那是感恩的泪。因为他知道了诸佛菩萨的恩德是那么宏大,如天覆地载一般。
如果我们连轮回的相都不认识,怎么生向极乐?极乐世界在哪个维度?导航能导到吗?都是佛菩萨来接的。不要说去极乐世界要阿弥陀佛伸手接引,就是在娑婆世界好了,大家要来五台山,都要文殊菩萨接的。文殊菩萨“接接一千,送送八百”,否则你怎么翻越自己业力的“大山”?
所以,有苦难的时候,多求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有烦恼的时候,多求文殊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智慧剑断烦恼。“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信仰,要各自好好用功。
清凉寄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