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怀有一颗理性的童心

2025-08-02 00:02:00 发布: 人气:7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管是学佛,还是做人,

保持一颗童心是很好的。

我十几岁时就有意让自己的“年龄”停下来,看着别人长胡子了,变成老头了,我还是一直保持一颗童心。人可以变老,但心还是保持童心比较好。


尤其学佛,学佛要忘我的、干干净净的,甚至带一点“傻乎乎”的状态。而理性地保持“傻乎乎”就不叫“傻”,叫“大智若愚”。




图片


智者大师七岁入寺庙,只听师父念了一遍《普门品》,就会背了,过耳不忘,这是他的一个功德。智者大师一生弘扬观音法门,圆寂前在大佛寺,端坐在大佛前,对弟子们说,观音菩萨与诸圣众已经来接我了。他对观音菩萨的虔诚从始至终。


所以我们信佛,有时候也很简单,不一定要认识多少字,但是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个干净的信仰,这是可以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祖祖辈辈传承下去的。

图片
图片


这点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到。印光大师说,修行有时候要学愚夫愚妇。在浙江、江苏一带,每逢佛菩萨圣诞,常会看到一些老人家挑着一个担子。那个担子还不是普通的扁担,是用毛竹削的,故意做得会忽悠忽悠地扇动,然后前面一头挑着供佛的馒头,后面一头挑着供佛的香蜡。老太太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脸上抹着腮红,像跳着秧歌一样,到佛前来供养。


我特别喜欢看这个场景,每一个人都天真烂漫,变成了小哪吒似的。不管年纪多大,腮红一打,头上扎一个小辫子,穿上大红大绿的衣服,然后挑着那个扇呼扇呼的担子,一队几十人,坐着船,一上码头,就喊着“进贡来了”、“供观音菩萨来了”,特别可爱。


南方的老太太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北方人就比较含蓄,就把馒头打扮得花枝招展。他们在馒头上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又是绿的、又是红的,红花绿叶。那个馒头可以做到比人的头还要大很多,甚至往上摞摞摞,像座宝塔似的。他们把供佛的所有恭敬、欢喜,都呈现在馒头上了,做得很漂亮。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以,学佛是要倾注感情的。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是为了拆解我们人性里不好的东西。贪瞋痴又不是固定的,完全可以把它从我们的生命里"卸载"掉;慈悲喜舍这么好,大家都喜欢,再把慈悲喜舍"安装"上。


学佛有时候就是这样拆解、安装。不好的全部拆完了,好的全部装好了,就成佛了,福慧两足。慧的空性是来止恶的,将我、我执、一切不善法全部瓦解,这叫慧足;真空生妙有,缘起妙有是生诸善的,诸善生到圆满就是福足。福慧两足就成佛了,福慧庄严。


因此,学佛不是消极的。“诸法无我”是让我们不要执着,让我们理性地了解我们的习气、贪瞋痴、人性中的不善,都不是固定的,是可以自我洗涤来净化它的。乃至六道众生,观音菩萨都能以祂的般若空性大智慧来实施救度,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理论,彻底地实践在我们的世界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一个好的修行状态
· 佛法可靠,你也要学得好
· 学佛,第一要忏悔
· 把自己修到不再受业力影响
· 拂意事可变增上因
· 一个让精气神饱满的方法
· 修行人,要灭掉这三种“心头火”
· 学习佛法的一条捷径
· 止瞋才是真正的勇敢
· 学教理的重要性
· 学佛要平常状态,要一切恭敬
· 不是只有舒舒服服才能修行
· 危急的时候,一定要安住在法里
· 人要修到宠辱不惊
· 诸法不离心,更不在外境
· 遇事炼心,在事情中看到自己
· 修行,如何提速?
· 佛陀的戒,能遮修行的障难
· 修行路上,一定要规避的缺点
· 今天,从膝盖说起,告诉你一个生命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