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理的重要性

2025-07-21 00:01:00 发布: 人气:41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教里说“冬参夏学”,我们把心静下来,闻法、思法,安住在思慧里修行,闻思修三者同步,这是非常大的福报。


尤其出家之后,学习教理很重要,理不通就盲修瞎练。每天你的心安住在什么地方?虽然身体出家了,心如果没有安住在佛法里,那就跟在家的时候一样。所以,师父那时候不忍心,说出这句话,“我们出家人不要做光头俗汉啊!”


心安住于法太重要了。学习要吃透,要去受用,不是为了学知识、学名相而学。佛的名相都是有含义的。我们好好学习,在身心里实践,就能缩短成就的道路。


不同的方法,成佛的速度也不一样。如果是凡夫的知见,那就永远轮回,无始无终。佛的见、菩萨见、声闻的见、缘觉的见,每一个都不一样。我们现在好处是什么呢?可以完整地学习佛陀一生的教导,具有三乘见地,就像你有了个大沙盘,能直接看到全貌。


图片


我们生长在汉传佛教的氛围里,对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感情很深的。而且各宗都不相违,只不过根据摄受众生根器的不同,安立的偏重不同而已。


理论上、概念上有了,既能有效地实践,也不会得少为足,因为你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就像导航一导,整个路径都出来了。有时候还有三四个路径,那就选一个行程最短、道路最畅通的。学佛也是一样。


我们最大的福报,就是能静下来学法。哪怕禅宗里,懂的人懂,不懂的人还是不懂。禅堂里大家一起坐,反正就坐吧,但没有见地,他坐在什么地方呢?


图片


在阿赖耶识里打坐,这种打坐是长养无明的,以后的果报可能投胎做畜牲,就像北极熊、旱獭一样,它能冬眠四个月,你说它在入定吗?这是没有见地的定,称为“邪定”,这种定不单了不了生死,甚至还会培养轮回。


所以,有个别从禅堂出来的人脾气很大,为什么?如果你有“道”,你长养在“道”中,贪瞋痴会变得弱小。那为什么没有?就是因为没有见。没有见地,长养的是无明,睡觉的时候蛮好的,一起来之后,贪瞋痴更加炽盛。


禅宗里本身是有见地的,而且确实是开悟的见。因为禅宗也有佛菩萨来,佛菩萨肯定有佛菩萨的见。但是如果众生你不去教导,如果放弃了这些经典、论典,你让他入定,他入什么定?


实际上,禅宗兴盛的基础,是唐朝八宗的兴盛。就像六祖大师到五祖大师那里,当时一千多人里,还是有神秀大师跟大家在讲课啊、学经典啊,禅宗这些祖师们也是在所谓的教法下的。包括我们二祖慧可大师,他已经是讲经的大法师了,对经典都是通达的,所以遇到达摩祖师时,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图片


这也很紧迫,如果没有见地,我们就没有真正地成为佛的弟子。我们生在一个好时代,古时候没有办法的,混乱的年代一个得道的人,他就肩负着一个时代的法脉。我们现在又不是兵荒马乱,大家都可以学。而且这些也不难,只要放下身心学是不难的,学了以后,你有了理论的基础,就不会盲修瞎练了。


每个人生命的能量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心量也不一样。同样一个法,对法的见地、理解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根器。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学,大家都是真心真意地,不是为了走过场,我想效果肯定会很好。


你学得明白了,那就是真正的僧宝,天下丛林都是你的舞台,天下众生都是你的对境。什么都不缺,就缺我们好好修行,所以说,不缺道场就缺道,有道到处是道场,处处可度众生。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学佛要平常状态,要一切恭敬
· 不是只有舒舒服服才能修行
· 危急的时候,一定要安住在法里
· 人要修到宠辱不惊
· 诸法不离心,更不在外境
· 遇事炼心,在事情中看到自己
· 修行,如何提速?
· 佛陀的戒,能遮修行的障难
· 修行路上,一定要规避的缺点
· 今天,从膝盖说起,告诉你一个生命的诀窍
· 每个人都是你的观音菩萨
· 福报、禅定和智慧的关系
· 修行的入手处
· 人生顶配
· 国际禁毒日 || 小心我们心里的这三种毒!
· 改变命运的秘诀|你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 修行,不能太急
· 建立了这些见地,才有机会加快学佛的步伐
· 听经闻法时,这样做更能入心
· 这样去念佛,都可以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