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忏悔业障、培植福报?福报增加,我们心就安。福禄寿越饱满,身体就越不受打扰。四大轻安、烦恼稀薄,就容易入定。我们说“身安则道隆”,身安是要有福报为前提的。
比如我们现在在这里听经闻法,这么清净,但你如果生病了,高烧三十九度,怎么听得到?如果四大轻安,说入定,哪怕只有五分钟,效果也特别好。就那五分钟,你也能身心轻安,超越根尘,恍然之间就好像无我了。
甚至不单无我了,连法堂这个空间也没有了。这代表你的觉性透彻啊!觉性是没有围栏的,没有一个法堂可以把你的觉性罩在里面,五台山也不能把你的觉性拦在这儿,哪怕地球吸引力也不能把你觉性吸住。
觉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没有边际的。你刹那间如果能入这样的定,产生了这样的定解,原来如来藏、原来觉性的体是这样的啊,“在佛不增,在生不减”,那你真正的信心就生起来了。
这个信心是什么?如果你能在这当中证得无我,就是小乘信心,你就得到了涅槃位,只不过还没有穷其涯际,称为“有余涅槃”。
如果你的福德很高,无量善根现前,知道无量劫来,我发菩提心,已经积累了无边资粮,一下子本面恢复了,那这个时候,你的菩提心里、你这个觉性体里的资粮就很丰厚,都是黄金、七宝圣财啊。
一个证声闻果的人,和一个菩萨种性的人,他念变食真言、念甘露水真言,是不一样的。菩萨种性的人拿一粒米,他想着尽虚空界遍法界,那些众生“哗”就看到香喷喷的大白米饭,充塞虚空,顷刻饱满。自己生命没资粮的人,观七粒米、观四十九粒米,观来观去,众生也看不到几粒,还夹生的。
所以虚云老和尚一百多岁了,修寺院还带头挑砖头啊。他说,为三宝挑砖即是金砖,果报是无边的。无论哪个修行人,都不能舍去积累资粮。不管是在戒的功德上,还是定、慧的功德上,还是以后利益众生、自利利他,都是要有资粮的。你没资粮,叫“罗汉应供薄”。你资粮深厚的话,这还了得。
甚至成佛速度快慢也是靠资粮的,福慧两足就成佛了。成佛之后,度众生还是不一样。我们看《法华经》里,成佛之后寿命多少、度多少众生,都不一样的。
为什么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明明说初地就能示现成佛了,为什么还要修呢?就是为了资粮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菩萨就两个事业,为净国土、为利众生。庄严国土要靠资粮,利益众生也要靠资粮。
你就这样修,堵漏洞,增福报,生命就会成长,资粮也会增加。生命质量增加了以后,禅定也会有内涵。禅定得越深,智慧显发的就越高;慧观越高,禅定就越深。智慧和禅定,也有这样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