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做什么,就成就什么。做有价值的事,他的生命就有价值。有句俗话说“母以子贵”,人也“以事而贵”。一个人做的是不朽的事业,他自身也随之而不朽。所以有人讲:为子孙付出,子孙会感念你;为国家奉献,国家会传颂你;为佛教尽力,佛教会铭记你。但作为佛弟子,我们并不追求这些。师父就曾铿锵有力地说:“修行不为名传世。”
所以,我常常想:佛教为什么是和平的?2016年,在“世界最佳宗教”评选中,佛教获得最高票数,但至今没有一个团体去领受。对此,佛教界给出的理由是:“这个奖属于全人类,因每人皆有佛性。”
所以佛教不具有民族性,不具有血缘性,没有价值捆绑,没有自私的团体。甚至佛教的修行是“无我”的。“我”都没有了,还跟谁对立?佛教的和平是来自于这个理论。有句话叫:“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个人能做到无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才能不负人民。
佛教的门槛是高入低出。要想信佛,这是不容易的。一个人皈依三宝后,自己都会疑惑,这样就皈依三宝了吗?哪怕学了十年、二十年,都还不会认可自己:我这个佛弟子还是不够。信不容易,不信很容易。出家也是,想出家真不容易,门槛特别高,说放弃却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了。
这些如果从世间逻辑来说,还真想不明白,所以佛教也不是世间逻辑。我们在寺院里,都是因为信仰。我们不是利益的关系,不是地域的关系,也不是血缘的关系。佛教为什么是和平的?这些因素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