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大事上要保持着和合一致,小事上不拘于小节。我们人间缺的就是这种协调。比如一个寺院,这么多人吃饭,就那么几个人在做饭,拣菜,供我们吃,今天吃啥饭有什么要紧呢?做啥吃啥,做啥也不挑,你要体谅做饭的不容易,还挑什么?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在三宝地,大方向上有信仰,在行为上要显得简单平凡低调。
选对了,就没问题
就像用砖建一座房子一样,修行也是如此。只不过你相信这个,又这样行的时候,你自己是自己选择的证明者。没有一个修行人到最后是后悔的。你会看到,不修行的都后悔。除非他没有信好、修好,没信对,没找到好的同学伴侣。只要选对了,就没问题。
但问题就在这里,在这个末法时代,要想选对还真不容易。所以明代的憨山大师也讲:“出家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所以,我们很努力地祈祷着,文殊菩萨是一切诸佛的老师,我们哪怕就是low一点,就是从形式上去追寻祂,在物质世界去渴求祂,但是应当知道菩萨的智慧是超越物质的,是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哪怕我们在物理距离上觉得在靠近祂,从信心上仍然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要这样。
虽然表面形式上觉得很低级,实际上智慧又不在于形象,智慧又不在于这物理空间。但是我们宁愿做得低级一点,也不违背这个道理,因为高级智慧能覆盖低级的行为。菩萨没有时空的障碍,这个宇宙里到处有菩萨,只要你有智慧,就有文殊菩萨。没有智慧,在面前你也看不到,祂不是物理上能见的。
虔诚*愚诚
就怕我们自己生命很低级,又走的是很高的路。自己没有超越相的这个修为,还要说“不着相”;自己又不能超越物理空间,还要说“我对物理空间不在乎”,这才是自欺欺人呢。我们宁愿在伟大的佛菩萨前,无形无相,没有物理的障碍;我们宁愿在这样伟大的佛菩萨面前,执着物理距离,“我靠你近一点”,这实际上也不违背的。对一个无障碍的人,你对他有信心,用一个非常低级的方法去信,也不要紧。这世间的人,聪明人很多,反而缺少这种在信仰上用非常原始的方法去行的人 ——“信仰上我就是虔诚,就是虔诚”。
所以,印光大师就说“我是愚诚”。愚诚,这世间人就是不堪愚诚啊,谁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不愿意愚诚。我们从小看到郑板桥写“难得糊涂”,真的“难得”糊涂,有几个认可那个价值呀。要干什么事,大的方向上你有了,小事上就要不拘小节。有些东西装糊涂一点,不要在细枝末节上面消耗太多的生命精力。这叫大智若愚,大方向上我保持不变,在小事上可有可无。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