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不代表无用

2025-10-15 00:24:00 发布: 人气:30
图片
图片



佛法是一种生命的觉悟,它在没有被接通的时候是不可言说的,所以起信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只要行起来,念“阿弥陀佛”念得心里有底了、有定力了,就会慢慢对佛教有自我感受和理解。


这种体悟很难去描述。正如倓虚长老的对联所说:“随时皆得大自在,不能言其所以然。”玄奘大师勤苦求学,到了那烂陀大学被问难:“证道是什么样?”他回答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喝水是什么味道?不可说。


不懂的人说不出,懂的人也道不明。这是一种高文明的难度,必须自悟、自觉、自修、自行、自证,才能品出其中滋味。



图片




佛教倡导积极奉献社会,和谐关爱家庭。作为佛弟子,我们也由衷祝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很希望自己能成为对社会有积极奉献的人。但佛教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好,也很难去描绘。


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出家人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他们的托钵还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家就煮好饭菜,等在路边。每天的第一桩事就是供养三宝。有出家人过来,他们脱掉鞋,两脚站在大地上,恭恭敬敬地跪下来,把饭打到出家人钵里。出家人要给他们念祝福,念好祝福,师父们再往前走。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开启新的一天。


现代很多出家人也是劳动者,要建设寺院,兴建道场,要讲课育人;也有的出家人不事生产,绝非不劳而获。他是一种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令社会充满和谐与包容。出家人是文化事业的继承者、建设者、住持者和传播者。思想道德的建设,不可以没有人去做。



图片
图片


一直以来,总会有人疑问:

文化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最近,莫言在北大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以文学和艺术为例,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说科学可以造飞机,可以造各种各样的机器,但没有文学好像也并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那文学有什么用?


他提到,自己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时,看到了几千年前的陶器,上面刻着鱼一样的符号。即便不刻这些符号,这个陶器的使用价值也丝毫不受影响,但有了这些符号,这个陶器就有了美感,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




人类不但要满足吃饭、穿衣这些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所以,文化、艺术、美学都刻在我们的生命属性里,不能说它没有价值。如果只用“能不能当饭吃”这个标准来衡量价值,那就降级到动物属性了。


既然我们需要美,需要文学和艺术,那我们也一定需要生命的安全出口,需要彼岸。有了彼岸的生命高度,再回过头来建设此岸,这是一个高尚的过程。讲得通俗一点,就是以菩萨的精神、出世的情怀来建设这个世间。


所以,如果一个人看不到出家人作为文化承载者的伟大价值,他的价值取舍就是狭隘的——他看不到人类属性里最高级的东西。而最高级的事物和思想,总是不可名状的、不可描述的。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生命的庄严
· 佛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
· 请放下情绪的“我”
· “恭敬”这条底线,你必须牢牢守住
· 鸠摩罗什大师纪念日 | 他是古七佛的译经师
·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 一轮明月,照见亘古的华夏之道
· 生命的抉择最重要的是靠智慧
· 你的知识,有没有用对地方?
· 这是佛菩萨的大愿啊
· 将生命“镶嵌”于成佛之路
· 中秋圆满|与你共赴,中国人那轮最美的“月圆”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〡月光遍照处,诸事尽圆满
· 中秋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月映千江,光照正觉
· 庆新中国七十六周年华诞 I 祈愿国泰民安,山河锦绣
· 庆新中国七十六华诞 I 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喜迎华诞,国泰民安
· 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 ||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