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我们有时候想想,不要说前生后世了,就这一生,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我们为人子女都可能会忽略。没有佛陀的智慧,我们哪里会知道这些?
一个人能念父母恩的时候,生命就会有质感。心灵是光明的、温暖的,五脏六腑就会有能量的源泉,生命力、精气神就是正的。个人是这样,我们的家庭也会被这个正能量充满,社会也会被这个正能量温暖。
所以一个人学佛,不仅影响的是个体生命、是他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国家、世界,都会提升能量场。这很神奇,一个普通人竟然就有这么大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是无为的,他不是故意说我要影响这世界。
在儒家里,一个人修身养性,把自己家照管好,这是他的责任。当他的职责范围只是一个家庭时,他还不能把村里、镇里的事管了,治国、平天下,就更不是他的事。
但是有了佛法的智慧,就超越了这些,你一个人在这打坐,一个人发起菩提心的时候、忆恩念恩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被你温暖到。而且这不耗用任何社会资源,也不威胁社会秩序,坐在家里祝愿,这个世界就可能因为你而改变了。
佛法的奥妙就在这里,叫“佛法不坏世间法”,他带来的改变,是自然而然、不动声色的。所以也说,佛法是彻底的和平,他护了国却不留痕迹,他对社会的改变,没有任何副作用。
我们学《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仁王护国很重要的内容。因为护国,讲到底就是护人心。人心有愚痴的状态,也有智慧的状态。如果是愚痴,能量就很低的,就是有烦恼的,就会小事变大、大事更加不可收拾。但有了般若的智慧,就像有了如意宝,能生一切吉祥。
所以弘一大师几十年上下求索,要为中华民族找一条出路,最后学了佛法之后,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佛法是可以实践的,可以把所有美好的都彰显在我们面前。
从儒家来讲,仁义礼智信还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化的,但在佛教里,五条戒律就让这人伦五常落地了——仁,尊重生命,不杀害生命;义,不偷盗;礼,不邪淫;信,不妄语;智,不饮酒。
孔夫子、孟子想要在中华大地上实践的,佛法用这五条戒律做到了,而且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几乎成为佛弟子日常的行为准则。
佛陀弘法的时候,十六大国王亲自来请教,不单国王,天上、地上,此方世界、他方世界,宇宙里那么多佛菩萨都来听法。那个能量场是尽虚空、遍法界,满满的加持就扑面而来。
儒释道文化,都是我们中华文明里的瑰宝。我们作为中国人,肯定是先学儒、道,那为什么还要来普及佛法?因为这是一种大资粮、大福德、大福报的状态,大福报可以解决人类的大是大非,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人心、帮助社会、帮助国家、帮助世界。
弘一法师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