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就是一个“国”

2025-11-07 07:18:51 发布: 人气:93
图片
图片

我们学佛,肯定也想求个体生命的消灾免难、诸事顺遂,然后能够回向祖先、祝福子孙,甚至对国家、对世界都怀揣祈祷。作为佛弟子,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哪怕在几千年前,人们想的跟现代人想的还是差不多的。考古人员研究甲骨文时也发现,甲骨文里很多都是卜辞:是否能够平安?做某件事是否能够顺利?商代青铜器的铭文,内容也是祈祷家国,“子子孙孙永宝用”。


那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告诉我们,这个“国”不仅是外在物理空间的国,实际上也指我们每个人。在法界里,每个人就像一个小国,里面有我们的众生因缘、众生世界。


天台宗说:“他国作乱,我国安宁。”这个“国”在初步修行的时候,还是指心。他人的心是不是乱的?我的心能不能清净?能不能通过一起学佛,让大家的心都变得清净?


所以,“国”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概念。护国,讲到底还是护人心。人心中有愚痴的状态,也有智慧的状态,我们希望人心是智慧的,还是愚痴的?如果是愚痴,它就是有烦恼的,就会变小事为大事、不可收拾。


所以学佛的人能自利、能利他,能利国、能利民。如果通过学佛,天下人都归仁、都修行、都觉悟的话,那这个国的正能量是不得了的。佛弟子很精进地修行,这个利国利民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在修行上越本分、越传统越好
· 世间为亭,佛法如桥
· 真正的开光,是学会“开心”
· 修行,要舍得让自己吃苦
· 慈与悲的含义,很深很深
· 没有菩萨情怀,不会了解众生的苦难
· 小小的一颗种子,终会变成参天大树
· 这才是“天下为公”的
· 越是高级的越能共享,成圣成贤不需要竞争
· 修行的智慧就是明白: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
· 佛教的兴盛,离不开“五个持”
· 宁可万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
· 当寒山寺的钟声,遇见三星堆
· 不言,不代表无用
· 天生百尺树
· 佛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
· 生命的抉择最重要的是靠智慧
· “豆”所承载的内涵
· 这是守护人类的最有效的力量
· 佛法赐予我们真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