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结局,从因开始

2025-11-26 00:00:00 发布: 人气:52
图片
图片

孔子有一句话叫:“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那佛教是让我们都概括地了解一下。对死有了认知,才能更好地给“生”定位。因为生和死之间是有关联的。


先把“生”处理好,再处理“死”的事,这孔夫子的秩序。佛教为什么能涵盖呢?因为佛能把“死”也说得很清楚。能说清楚“死”是不容易的。说清楚了之后,它千古不变,每个生命都要经历它,这才形成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图片


人死后是有下一个生命流转的,如果活着时不在意,等到死后果报现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不如反过来推,如果知道果,那我们就改变因。


所谓“菩萨畏因”,菩萨是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为什么?因为真到果降临的时候,那只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祈祷佛菩萨了,因为佛菩萨有大威神力。但我们努力是要在因上的,你了解果了,就更明确地知道在因上应该干什么,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不会空耗、不会走弯路。


虽然千人千面,但生命的规律性是相同的,宇宙里还有很多共同性规律的,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的直角是九十度,宇宙里所有直角都是九十度。所以有句话说“宇宙即是数”,它是有规律的。那佛教就是讲这个内在规律的。


所以悟公上人说佛教讲的是大道理,这个大道理任何时候放之天下皆准。那纡尊到我们这批不明白的人中间,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这是佛陀的慈悲,也是佛陀的智慧。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谛闲大师 | 念念称念弥陀,刻刻精修净业
· 将一切转为修行的增上缘
· 谛闲大师 | 生死之心常挂眉睫
· 达摩祖师诞辰纪念日|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 谛闲大师 | 心者,念佛者之主人翁
· 人人心中都有观世音
· 心一静下来,净业就生长出来了
· 开宗南山 戒德流芳 | 律宗初祖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 谛闲大师 |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 读经,有时候更需要无分别地去念
· 寒衣节 | 最寒冷的季节 最温暖的思念
· 谛闲大师 | 真信切愿而修净土,则一生可了办矣
· 恭迎药师佛圣诞|琉璃光曜,普照十方
· 在无常中看到空性、看到因缘的可贵
· 所有学佛的聚会都在佛的慈悲大愿中
· 学佛无用?实为大用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出家,出尘,入圆通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这位菩萨,亦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
· 中秋圆满|与你共赴,中国人那轮最美的“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