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出家日。
观世音菩萨,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大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辅弼阿弥陀佛接引十方有情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又以大慈大悲救护苦难中的众生为任,感应事迹不可穷尽。
观世音根本也是古佛,“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咒。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辩才,现生求愿,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皈命顶礼”。
这个文是释迦牟尼佛长子罗睺罗化身为宁波四明法智大师,做出《大悲忏》里面一篇回向文。这个就是表现观世音菩萨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一回事情呢?祂是三业清净,祂是常常在定的,这个“普陀洛迦常入定”,在普陀洛迦山常常入定中。所以人家又讲了,“观音菩萨过海东,一朵浪呀显神通,众生受苦又受难,有求必定能感通”,有求必应的啦!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无感不通。所以观世音菩萨是没有怀疑的,你像求我就不行了,我跟你同是凡夫啊,有什么办法想?你要念观世音菩萨的,观世音菩萨你不要客气了,你求我是吗?马上感应你。
1994年悟公上人新昌大佛寺开示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前已经成佛,但因其大悲愿力,为救度众生倒驾慈航,示现菩萨形象。众生凡有所求,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法华经》云:“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报身,报身佛又是从法身佛的悲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有经典也讲到,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实际上观世音菩萨不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也可以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祂是一切诸佛大悲心的总集,一切诸佛的大悲事业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事业。

在佛教修行中,观世音菩萨是非常特殊的身份。《妙法莲华经》里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楞严经》里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都是大乘经典的窍门。
在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讲述了祂最初的修行之法: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法门。用正思惟的观智回光返照,往内反观能闻的本性——“是什么在闻?”
我们平时总是用耳向外闻声,就特别容易执著在外境的声尘上。但声尘是有生灭的,闻性才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观世音菩萨说,不要随着外在的根、尘,要背尘合觉,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闻思修”不是简单的闻法、思法、修法,而是直接从“闻性”下手,以正思惟观智,称“性”而修。这样的闻、思、修,就可以直接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

这个耳根圆通的法门,是观世音菩萨专属的吗?并不是。《楞严经》里,文殊菩萨这样赞叹: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无上道”就是阿弥陀佛。当闻到自性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自性的莲花里。
所以一切众生自性自度,自能成佛。当我们自性自度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也是我们自性的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圆通也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可以自证的圆通。所以观世音菩萨不仅是佛、是法,祂也属清净贤圣僧。

轮回的“家”是充满虚伪性的,轮回的波涛里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的、是所谓真实存在的。我们都是通过感官去感受内外的世界——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然后以此做出判断。但这所有的判断,因为参照是狭隘的,所以它不真实,最多就是盲人摸象,只知其一而忽略了绝大部分的真相。
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应该突破眼耳鼻舌身意的狭隘性,甚至要关闭这扇错误的“窗户”。所以《心经》中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才是离苦得乐的方法。
轮回是虚幻不实的,轮回的苦海是无穷无尽的。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每个人都应该发起这样的心:我要出三界的家,出轮回的家。有了这样人生目标,就叫“出家”。
所以出家的德是离尘的德,是归真如的德,真正是回家之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