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常里的空性

曾经有西方科学家对宇宙的描述说:这个宇宙里的空间是很拥挤的,没有哪一个空间会是真正空的,所有的物质都是静止的,这就很厉害了。爱因斯坦说:一个大质量的天体,它的吸引力会让空间变得弯曲。
说明这个“空”不是一个我们认为“什么都没有”的空,科学家认识到这个空比橡胶,甚至比钢铁都要坚固的。在宏观上如果能认知到这一点,那是不得了的。所以,佛陀讲金刚体性,当尊者入定的时候,跟他辩论的人就动不了了。在这个见地中,可以在虚空里像踩楼梯一样,甚至在虚空里打滚,就可以做各种的动作。

这就代表我们是凡夫知见的时候,你所见、所闻和所想的,就是我们的业力允许的,是我们的业力范围内的。说真正开智慧之后是什么样的?智慧是什么境界,那不是我们没开智慧的人能了解的。所以,有时候连科学家提出的一个世界观,一般人都完全没办法想象他是怎么知道的。
所以,开了智慧的人,虽然还是在生老病死的状态,实际上他可以在“常乐我净”的这种智慧和受用中。虽然无常,但是他在无常里看到了空性,在无常里看到了因缘的可贵,把因缘转为佛法。所以一个大智慧的人修行,平常人也是没办法了解的,因为他还是像凡人一样,只不过转为了道用,他转为道用,别人怎么能知道呢?

自我超越

像我也见到一些修行人,每天就住在很破烂的地方,跟他见面时,另外的修行人会提醒说:过一会来了,你不要见外啊,他有可能着装很奇怪,也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不正常的事。结果那天一切很正常,他着装整齐,还戴了副墨镜,一直在入定中,没有发生描述中的意外情况。这位修行人是大成就者,真是很奇特的。恒处低下位,他经常会出其不意,每天就住在那种众生都嫌弃的环境里。
就像我们见另一位老师父也是,现在八十多岁了还是光着脚,哪怕冬天零下二三十度,他还是光着脚。平时一般人看到他,好像都觉得他不太正常一样,或者自言自语,或者在做什么。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几个小时,他就很正常。

我们作为佛弟子,不一定要那样做,虽然做不到,我们会惭愧。佛弟子要好好地珍惜学佛的机会,我们好好学习,好好革除我们自己身心里这些肮脏的东西,要净化自己的习气毛病,要自我超越。

迥脱根尘

今年,我们除了听经闻法,每天还两支香,去坐香的时候就是自我超越。没有任何人打扰你,你自己也不打扰,自己无我相、无人相,自己在这个无相中,从有为的渐渐趋于无为的,到无为的无相,某个机缘成熟的时候,所谓的“无我”就会现前。“我见”这个束缚松掉的时候,这个“身执”就会超越。
从禅宗来讲这叫“迥脱根尘”。从观音法门来说是“耳根圆通”,都是那么殊胜。《楞严经》还有个名字就叫《中印度那烂陀大灌顶经》。

观音菩萨慈悲啊,“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得这个“流”受用的时候,就能“入流亡所”。这个“所”实际上就是“根”。但是这个根和尘,从粗大的到微细的又有分,又有好几个禅定的境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入三摩提,当以闻中入”。这在经典里处处体现,可以说文殊菩萨也在帮我们拣择。甚至可以说,“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