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南山 戒德流芳 | 律宗初祖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2025-11-22 00:01:00 发布: 人气:52
图片
图片


如来设教,三学为师。

定慧所发,以戒为基。

大法东流,此教未光。

南山杰出,一振其纲。


           ——憨山大师赞



农历十月初三,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道宣律师(公元596-667年),唐代著名高僧,南山律宗开山之祖,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被尊为“中国律宗初祖”。大师一生持戒精严,撰述疏钞解释戒律,大演毗尼;依佛制首创戒坛,标示轨范,开中国律宗之先河。时至今日,中国出家戒律仍奉南山《四分律》为圭臬。



图片


道宣律师,俗姓钱,字法遍。其父钱申曾任吏部尚书,其母姚氏妊娠时,梦见白月贯怀,有梵僧对她说:“你所妊者,即梁朝僧祐律师,宜从出家,崇树释教。”


师处胎共十二月,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四月初八,降生于京兆(即都城)。九岁时已遍览群书,吟诗作赋。十五岁时善习文墨,但厌倦世间书典,喟然叹曰:“世间荣禄,难可常保。”于是来到长安日严寺,随智頵律师学习佛法,开始诵习经典。


十六岁随智頵律师出家,潜心受教。二十岁,依止大禅定寺智首律师受具足戒。


智首律师戒德清净,博览三藏,开坛讲律,独步长安三十余年,有“钞疏山积,学徒云涌”之美誉。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师初就智首律师学律,方听一遍,即欲隐居修禅,遭智頵律师呵谏:“夫适遐自迩,因微知章,修舍有时,功愿须满,未宜即去律也。”


于是虚心受教,待听讲戒律二十遍,共六年之后,才前往林间修习定慧。由于他用功专精,竟感得舍利现于宝函之中。




图片


师一生谨守戒律,三衣皆为纾麻所织,日中一食也仅是菽豆之类;出门则锡杖不离身,唯恐伤及大地众生;并长行不倒单,坐不倚床。


因持戒精严,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足,经常感得天人现身护持。在终南山修行时,曾有天人为其送供。


贞观年中,某日夜半,师在西明寺经行,突然一阵踉跄,行将跌倒之际,一位身着介胄的少年及时上前扶持,律师怪而问其身份,少年回答:“弟子为毗沙门天王子张琼,以师戒德,故来给卫耳。”临别时又以佛牙相赠。


乾封二年春,律师感天人来谈律相,指出钞本中,有的地方因为翻译有误,而非律师著作之过,恳请律师更正,因此而作《律相感通传》,说明佛在世时,以及佛灭度后像法时期的一些情形,并将翻译时遗漏的地方做了补充,故后来的著述都是重修本。




图片


师不仅戒行高洁,而且定力精深。贞观四年,在清宫精舍,焚功德香,行般舟定,满九十天,感得群龙幻化人形,前来礼觐听法。


般舟三昧,要在连续九十天的时间内,但行但立,不眠不坐不卧,持名念佛。非大定力之人不能行。


常人一生中行一次,能够坚持下来,都属稀有难得,而道宣律师一生之中竟然前后共行了二十一次,可见师之定力不可思议。




图片


师学养深厚,精通大小乘经律,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撰著完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


他主张圆融三学,以大乘菩萨的圆教义理会通《四分律》,阐发律学精要;更依天台与唯识的教义解释《四分律》,为小乘戒法注入了大乘思想,奠定了南山律宗的开宗基础。


翌年,撰有《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六卷;其后陆续完成《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疏二卷,《四分律比丘含注本》一卷、疏三卷,《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和《比丘尼钞》六卷。此乃南山律宗五大疏钞,称为“律学五大部”,为律宗重要著作。


师撰述疏钞解释戒律,无不以佛制为所依,体现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甚深禅定功夫。在他的著作中,深契佛意,如同其亲睹佛陀制戒因缘,法华一会,俨然未散也。唐朝以后讲律学者,莫不以南山为宗,故后人又称道宣律师这一系为“南山宗”,尊道宣律师为“南山宗祖师”。


此外,师编撰的《续高僧传》、《释迦方志》、《集古今佛道论衡》、《大唐内典录》和《广弘明集》等,均为佛教文史上重要名著。




图片


出家僧众只有受具足戒以后,才真正入僧数,传承佛法,令三乘道果相续。律明受具足戒,要由十位授戒师,行白四羯磨法而得。若欲行斯羯磨,必须要假坛场之功。如果没有戒坛,虽然受戒也很难得戒,正所谓:空地架屋徒费成功,无坛结界胜心难发。故如法建立的戒坛,关乎到续佛慧命的大事。


道宣律师见当时的戒坛建造与戒律不相符,有的甚至不建戒坛在平地就为人授具足戒。故于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二月,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全文共分为十一个部分,详细说明了创立戒坛的缘起,戒坛的由来,戒坛形重相状、高下广狭等,以及登戒坛受戒时的仪轨。令后世建筑戒坛有了明确的法式。并按戒律于净业寺重新创立戒坛,师事必躬亲,曾亲自背土筑坛。


师创立戒坛后,依其所制的仪轨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戒。至于夏初,四方的僧人云集来此求受具戒,很多都是远道而来。还有的是先前曾经受过戒的,而特意前来重新受戒。各方大德也都前来随喜,在坛外观礼,为做证明。


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录了三十九位大德,此中包括禅师、法师、律师。师并就当时一些大德对戒坛的形重相状等的疑惑,做了解答,标示轨范,垂范后世。


戒坛以及传戒的法式,经历代律师的弘扬,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图片


据《纂灵记》记载,道宣律师曾游访五台山。一日行至中台,恰日暮西沉,便在僻静处敷座打坐,不久入了禅定。这时有一天界童子来到他身旁侍立,师出定后就问他:“你是什么人?”


童子答道:“我的名字叫玄畅,乃天界之人,奉了帝释天的命令,来此五台圣境巡视,因此特地赶来侍侯。”


师说:“据《华严经》记载,五台山乃文殊大士应化道场。但现在我只看到一片起伏的丘陵,以及和世间一般的草木,宛如平凡人所居住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圣人的境界呢?”


童子回答道:“大圣境界,并不是凡夫和二乘之人所能够明白的。我只是一个凡夫罢了,您则是二乘境地的修行人。如果我们用有思维的分别心来求不可思议的境界,那是绝不可能的。您难道没听说过,本来一种法并无两样,但是三个人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着各各不同的所见和分别了吗?要知道随着各人不同业报而生得的眼睛各不相同,因此所见便自然有别。我实在地跟您说,我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山,完全是碧绿清澈的琉璃颜色,在诸山的中间,都有宝林间杂着,发出了焕耀光明,无论白天夜晚这些光耀都在闪烁相映着。至于问到文殊菩萨究竟住锡在什么地方,这就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得知的了。”


说完这番话后,童子就隐去了。




图片


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六月,西明寺落成,高宗下诏礼请道宣律师为上座。七月,玄奘大师亦奉敕入西明寺。师奉诏参与玄奘大师在弘福寺及西明寺的译经,担任缀文、笔受、润文等工作,暇时则着手撰著。


此外,师和教外人士也时有往来,如喜好老庄及百家之说的药学大师孙思邈,便与之相交甚笃。无论在内学或世典方面,师均能广泛吸收,并且取精用宏,酝酿出特有的律学风格,蔚为一家。


天竺三藏善无畏初到中国,帝问:“要往何处参学?”善无畏奏曰:“在天竺时,常闻西明寺宣律师秉持第一,愿往依止。”可见道宣律师精持戒律的盛名,不仅在中土受到尊崇,西域天竺犹然传颂不止。


封二年(公元667年)十月三日道宣律师坐化示寂,世寿七十二,僧腊五十二。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图绘道宣律师法相奉祀,以追念遗范;唐穆宗为之制赞;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追谥“澄照”,塔号“净光”,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加谥“法慧大师”。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

 龙魔归降,岳神奉侍。

 声飞五天,辞惊万古。

 金乌西沉,佛日东举。

 稽首归依,肇律宗主。

                         

                       ——唐穆宗诏赞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谛闲大师 |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 读经,有时候更需要无分别地去念
· 寒衣节 | 最寒冷的季节 最温暖的思念
· 谛闲大师 | 真信切愿而修净土,则一生可了办矣
· 恭迎药师佛圣诞|琉璃光曜,普照十方
· 在无常中看到空性、看到因缘的可贵
· 所有学佛的聚会都在佛的慈悲大愿中
· 学佛无用?实为大用
· 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 出家,出尘,入圆通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这位菩萨,亦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
· 中秋圆满|与你共赴,中国人那轮最美的“月圆”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〡月光遍照处,诸事尽圆满
· 中秋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月映千江,光照正觉
· 庆新中国七十六华诞 I 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 喜迎华诞,国泰民安
· 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 ||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 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别怕,有祂陪你出轮回
· 恭迎龙树菩萨圣诞 | 他的出现,佛陀早有授记
· 今天,恭迎龙树菩萨圣诞|他的出现,佛陀早有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