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寺院的时光,转换成解脱的资粮

2023-09-27 00:01: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收”与“放”的修法

GUWENSHUSI



佛乘里面最高的修法讲到两个——“收”和“放”。我们禅宗里也说“入定则一尘不染,出定则万善并行”,实际上也是在讲“收”和“放”。虽然三乘教法里名字不一样,传承也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


平时我们出坡劳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放”,把生命投入到外在的殊胜对境里去。为三宝忘我地奉献时,这本身也是一种很殊胜的修行,因为真实的三宝福田难值难遇。各行各业的人都很辛苦,但不一定有功德,甚至越辛苦造业越多,能在这世间遇到清净福田不容易的,这是非常稀有的。


那我们在寺院里,除了生活的稳定,还要追求心灵的稳定。虽然每天出坡做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一天当中,能够独自面对心灵的时间还是很多的,我们也要学会“收”。信众如潮水一样涌来、离开,就像涨潮、落潮一样,而我们常住在这里的人,要不来不去,如如不动。



图片


入定则一尘不染

出定则万善并行

图片






FUCHENGWENSHUSI



珍惜

学习佛法的机会

02



现在很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出来弘扬传统文化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代表中华文明复兴的生命力越来越蓬勃了。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们也是在为此努力,希望佛教文化、希望优秀的中华文化能够普及,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


佛教经典进入中国两千年了,曾经在中国的普及度是那么高。虽然我们现在读着同样的经典,但跟古人的时代背景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建立信仰是理应如此的,这毋庸置疑。而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是近百年以来,民众对信仰基本上是抵触的,佛教在社会上也常被误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像古人那样没有怀疑地去接受,哪怕不理解,也会有很大的福报,因为佛法是纯阳的,祂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和谐、和平。


像师父那一代老修行人,他们没有办法开口讲法的,因为受众不对机,他不可能为了讲而讲。连信众都不是听佛法的机,更何况普通人呢?


师父老人家要争夺、要奋斗的是放生池里不能钓鱼,满寺院人抽烟,他也只能忍着。他们还是要随顺社会的,默默地保存着自己信仰的实力,保持着高度的智慧来平衡着。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进步了,不论是文物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对佛教都越来越重视。我们也可以越来越深刻地去学习佛法,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特别珍惜的。






03

这里的一分一秒

              都是无价的

GUWENSHUSI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优婆塞、优婆夷是印度梵语,翻译成中国话就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常常来亲近三宝的人。像我们很多居士,哪怕一年回来做一个礼拜的义工,来充充电,回去工作、生活就特别有力量。


常常与三宝保持着心灵的沟通,时不时回来亲近三宝,把身心浸润在这种文化传承里,这才是佛弟子啊。


很多烧香的人,虽然也出入于寺院,但是由于不闻思,他意识不到佛教的殊胜在哪里。出入寺院也只是走形式,他体现不出作为三宝弟子的真正价值,也无法通过智慧去提升这个身份。


所以讲经说法很重要,这是出家人的责任。乃至一个有善根的人来亲近三宝,也还是需要引导的。对于在家弟子来说,学习佛法就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来到寺院三宝地要很珍惜很珍惜,这里的一分一秒都是无价的。我们要意识到祂的价值,同时我们是佛弟子的身份,我们也要把信仰凸显出来,把在圣地的时光转换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图片


图片

  与三宝保持着心灵的沟通,

  回来亲近三宝,

  把身心浸润在这种文化传承里,

  这才是佛弟子啊!



图片
图片

《甘露法雨》| 一切福慧资粮最究竟的来处

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信息场

每天一万声地藏圣号,念到49天,会出现什么境界?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烦恼,真实存在吗?

《正见3》| 大乘的智慧果、大乘的信

佛教的生命境界

甘露醍醐 | 在旅途中,与寺庙相遇

虚云老和尚解夏上堂开示:一结一解寻常事,万水千山自去来

教师节,祝福所有老师!感恩人类最伟大的导师——佛陀!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要看清事物的真相
· 念头就是生命的足迹
· 真正的修行是有境界的
· 在三宝的船上,你终将到达解脱彼岸
· 菩提心,依般若空性的智慧而发
· 学习这些,实际上就是在了解我们众生的自性
· 三皈五戒就是我们生命的充电宝
· 戒律持得越好,安全级别就越高
· 不同的业,不同的见
· 这样,我们的佛性就能够恢复
· 我们和圣贤之间的隔阂,就是我执我慢
· 有高贵的品德,才会感得高贵的人生
· 为什么证得解脱的人,很难向别人证明他的境界
· 佛教,给我们转凡成圣的方法
· 通过学佛,才知道生命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 佛菩萨度众生,才没有那么容易
· 生命最尊贵的地方
· 一个人惭愧都没有生起来,那就没办法再进步
· 佛法尽在默契中
· 我们应该皈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