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国庆 | 假期游访寺院,这份“入寺指南”请收好!

2023-09-30 00:0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又逢一年国庆假期,

很多人计划来寺院礼佛祈福,

一边可以感受寺院清净的加持,

让身心得以放松,

一边也可以在佛前道出心中愿望,

正所谓“诸佛菩萨,有求必应”,

一念心清静,善愿皆成办。

佛门净地肃穆庄严,

有些入寺礼仪提前了解,

可以帮助我们如法礼敬,

而且,必要的仪式感,

可助我们的身心更专注于正道。

国庆入寺指南,

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01. 入 寺 指 南



图片


沐浴净身,勿吃荤食

图片


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染身心,对佛不敬,所以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同时,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衣冠整洁,举止有礼

图片


入寺进殿,应保持恭敬,穿戴整齐整洁,衣着妆扮素净得体,尽量宽松,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避免暴露,不使用浓烈香水。同时进入殿堂之后,帽子应及时摘去。


进殿后,安住身心,不喧哗吵闹,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于佛案上。


进 门

图片


进入殿堂时,尽量从大殿侧门进入,不走正中;从侧门入时,从哪一侧进入,则先迈哪只脚,不可踏门槛。比如:从右侧进入,那就先迈右脚;从左侧进入,就先迈左脚,并没有男众女众的区别。


请 香

图片


许多人进寺院第一件事便是请香。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诸佛菩萨的敬意,感激与忆念。


香不在多,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圆满且文明的上香供养。上香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



图片



拜 佛

图片


大殿中央的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人头前行走。


拜佛时,双手合十,慢慢蹲下,先以右手支撑拜垫,防止膝盖受伤,双手舒展齐平后,额头触拜垫正前方;握拳翻掌,接佛足,祈求福慧;恢复站立合十后,再进行第二拜;三拜完,问讯即可。



图片


发 心

图片


《华严经》中讲:“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种子。”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烧香拜佛,若能慈悲发愿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也是功德无量。


回 向

图片


不仅仅是诵经、布施、放生可回向功德,礼佛结束后也可以将功德回向。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将功德回己向人、回小向大、回有限向无限、回烦恼向清净,从而可在成就众生同时更快地成就自己。


一般常用的回向文: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三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回向偈四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阅经恭敬

图片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方可阅读。但阅读之前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图片


拜僧讲究

图片


遇到出家僧人时,应双手合十问讯,微微低头行礼,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可称呼“法师”“师父”“大和尚”,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如需书写,一定不能写成“师傅”,应该是“师父”;询问法师如何称呼“请问法师上下”;与法师告别时,应让法师先行。



不动诸物,法器不戏动

图片


很多人去到寺院,看到寺院的钟鼓,以及法会使用的多种法器,感到有趣,总忍不住想敲一敲,摸一摸。


法器既然名为法器,表示它的用途为佛法的修行器具,不同于一般乐器或日常用品。寺院殿堂里的法器皆为龙天护法的耳目,不能擅自敲打。一旦使用法器,便等同召集十方诸天护法与会。因此,法师即便是练习法器,也都要事先告知龙天护法:弟子众等,练习梵呗,请诸护法龙天免参。


图片



花果不乱摘

图片


入寺参访时,切勿因一时心喜,采摘花木,此举属于侵损常住。常住指寺院及常备以供僧伽受用的僧物,寺院里的一切物品,未经许可都不能私自拿取,当然也包括花果树木。





图片



02. 大众礼佛的误区







祈福?虔诚?

供佛?

















图片

往佛像上扔钱币可以祈福?



图片



相信很多信众在去寺院上香祈福时,都会看到寺院放生池里或者一些器物上有不少硬币、纸币,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气。


在寺院里,每逢香期,都会有一些游客信众,他们往佛像的底座上,殿堂里供桌的缝隙里,甚至是大殿门口小石狮子的嘴里等地方乱放、乱塞硬币,以求祈福许愿,图个吉利。


其实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四处放置的钱币既不美观,又很难清理,增加寺院义工的劳动。有些被塞在狭小缝隙里的硬币,甚至会取不出来,对寺院佛像及文物造成永久的破坏。


在寺院里,功德钱应该被投进功德箱,这样才更显恭敬虔诚,积累福报功德。




图片

生理期的女性不可进入寺院?



图片



有人认为女性生理期不能进寺院,也不能在佛前上香、诵经、打坐、念佛,否则就会亵渎神灵,对佛菩萨不恭敬。


这显然是对佛教的一种曲解,是低级的鬼神禁忌。佛教是清净无染的、慈悲无分别的,来寺院礼佛,是很吉祥的事,在个人身体条件允许下不必有顾虑。女性在生理期可以正常来寺礼佛念经,只要心无挂碍,所到之处皆能平安自在。




图片

给菩萨上香,越多越虔诚?



图片



受到千百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香客上香祈求佛菩萨保佑时,认为香越大、越多就越灵验。所以,不少人在烧香问题上存在攀比心理,比谁烧香时间更早,比谁烧的香更粗、更大、更多,甚至整捆香一起烧。


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因此,并不是越多越虔诚,越大越高越灵验。上香供佛以三支为宜,如无因缘和条件,供养一瓣心香,亦是一片虔诚和恭敬。




图片

供品必须是单数或者双数?



图片



在佛教中,为了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和虔诚,常以种种物品供养佛、法、僧三宝,如鲜花、水果等。很多人就会纠结供品的数量到底需要多少才合适、如法,佛菩萨才会喜欢。


其实,佛前供品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全看自己的发心。佛菩萨们都是觉悟的觉者,不食人间烟火,并不需要我们去供养。但为了教化众生,方便众生修行,他们慈悲示现,接受我们的供养,是为我们增加福慧的方便法门。我们供佛供的是自己的虔诚和恭敬,带着一颗真诚清净的心来供佛,则数量多寡并不重要。





三宝是最胜的福田,

只要以清净的慈悲喜舍心

至诚祈愿,

一定能得到三宝加持。


十一假期,

让我们用虔诚的心,

如理如法的行持,

一起来培植这份殊胜的佛缘,

为自己、为家人播下福德的种子!


祝大家

具足正信,如法修行,

精进不懈,圆满所愿!





图片
图片

《甘露法雨》| 一切福慧资粮最究竟的来处

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信息场

每天一万声地藏圣号,念到49天,会出现什么境界?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烦恼,真实存在吗?

《正见3》| 大乘的智慧果、大乘的信

佛教的生命境界

甘露醍醐 | 在旅途中,与寺庙相遇

国庆节特辑〡喜迎佳节,佛佑吉祥

修行是在修回一颗赤子之心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弟子的生命气魄
· 朱清时 | 人的无生境界:生命永恒,但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 教师节 | 感恩老师,顶礼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和所有善知识
· 虔诚的佛弟子,一定是福慧增长的
· 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微妙心印
· 生命转轨,这是第一步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将祖先从恶道里救出来,尽孝道才算是尽到了关键
· 刹那的解脱,需要长久的准备
· 随着这样的观想,我们的身见、执着就会瓦解
· 当以持戒、忍辱、智慧如法修行来供佛
· 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信息场
· 《佛说盂兰盆经》| 短短八百字里,佛陀再三强调这个简单明了的救苦良方
· 怎样正确看待无常?
· 认识自己,了知佛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殊特关系
· 为什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要依靠僧团的力量?
· 地藏菩萨,就是佛陀广大愿力和悲心的化现
· 盂兰盆节 | 这是一年中设供修福功德最大的日子
· 恭迎盂兰盆节〡今天,可以报累世父母长养慈爱之深恩
· 《最胜福田》 | 这一天,要竭力为父母祖先修功德
·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 救济父母、祖先最殊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