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到哪儿住,只要守规矩,能为常住想,能恭敬僧团,这样的修行人谁不喜欢啊?这也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的品性。
现在剃度相对比较容易,但培养僧才不容易。我每天来法堂跟大家讲一讲,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大家来到寺院了,不闻思怎么会明白佛法的真实义呢?!
FORIQINGLIANG
过去的寺院常住规矩很严的。大家的师伯就讲过,他在国清寺出家,如果不如法,第二天就让背着包袱回去了。寺院过着共产主义生活,如果没有高度的觉悟,那肯定是不行的。在来果老和尚的传记里,他老人家就讲到他们那个时候到宝华山求戒,执事、引礼,个个拿着柳条,拿着香板,经过一个地方就“啪”打一下,一路打进去。
为什么客堂要摆香板?是为了提醒大家,犯规矩的果报严重,打两板子还算好的呢!消消业。
我们出家人受戒的地方叫“忏悔堂”,居士平时住在庙里,难道对你们来说这不叫“忏悔堂”吗?三宝是大家的对境,来三宝地是求忏悔、求福报的。按照过去的规矩,就是出家人来挂单也要讲:“我是来向常住参学的,希望常住慈悲给我这个机会。”过去常说,到了客堂,一对一答,一句话念一声“阿弥陀佛”,总共要念十三声“阿弥陀佛”,每句话都要对在点子上才行。
如果居士来了,就是来修福报、忏悔业障的。人间还有三宝地,这是很宝贵的。建立了这个习惯后,再回到自己家里的小佛堂,你也会用功的。
我现在去外面的道场都是颤颤巍巍、诚惶诚恐的,把身口意都要打扫干净了。以前我在师父身边也是这样的,要去见师父了,马上把心静下来,整理整理衣服,让自己从内到外都干干净净的;如果鲁鲁莽莽的,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是不敢见的。我们对师父特别尊重,到了师父那里,就是要温文尔雅,要调柔。“面上无嗔是供养,口中无嗔吐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就是要有一颗如鲜花一样的心。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