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持戒清净?

2023-10-31 06:50:00 发布: 人气:36
图片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图片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只有受菩萨戒、修菩萨行的人,才有成佛的可能性,菩萨戒就是成佛的戒。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一智二悲,特别是在慈悲的精神上,所以大家在求受菩萨戒的时候,就要发起无上慈悲心。“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不发菩提心,就不可能来求受菩萨戒;没有菩提心,就不可能有大悲心,也就不可能成就圆满究竟的智慧。



图片

1

图片


  什么是菩提心?



菩提心是无上觉悟的心,是觉者的心,所以菩提翻译为觉;菩提心是大道心,所以菩提又翻译为道。这个道,一是指在因地中修行的道路和方法,一是指在果位上证得的圆满菩提果。所以说,菩提心是修学佛法的无上善因、胜因。菩提心好像大树的根,那么要靠什么来成长呢?要靠大悲心的无上甘露水来滋润。所以大慈悲心是修菩萨道、行菩萨道的根本保证。但有了这两点还不够,还有一个方便,这不是随随便便的方便,这个方便是大智慧。有了大智慧,菩提心的无上胜因,大悲心的根本才能够圆满究竟。


图片

    墨宝: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

从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受菩萨戒、修菩萨行,根本上是一智二悲,要把这个中心思想记住,那么我们在平常守戒、持戒时,就有一个总的原则和宗旨。受菩萨戒,要发菩提心,发大慈悲心,要具足智慧,有了这些条件,才可以受菩萨戒,才可以成为一个菩萨行者。



图片

2

图片


  什么叫菩萨?



菩萨是觉有情的意思,是觉悟的众生。我们有一分觉悟,就有一分与菩萨相应的功德,就有一分与菩萨行相应的功德。受了菩萨戒,要经常想到自己已经在向着觉悟的方向前进,这样我们才能守好戒,就有自信心,就有一种自我肯定的态度。自我肯定在佛教里叫做直下承当。自我肯定是一种定位,把自己定位在哪里呢?佛教有七众弟子,自己把位定好了,你才会按照所受的戒条一点一滴地去落实,成为一个持戒清净的佛弟子。



图片

3

图片


  怎样才能算持戒清净呢?



这是由我们所受的戒来确定的。如果你只受了三皈,你只要把三皈范围内应做和应止的做好,也就算持戒清净;如果你受的是五戒,你按五戒的要求把应做和应止的做好,那就算持戒清净;其他如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都是一样,每个人按照自己所受的戒来持好,就算持戒清净。每个人找到自己在佛法中的位置,自我肯定下来,那么持戒就不会成问题,而是非常自然的生活准则,所以自我肯定非常重要。



《优婆塞戒经》是佛陀对一位名叫善生的居士说的一部经,这部经告诉在家佛弟子应该如何修行四摄、六度,应该如何持戒,讲得非常具体。每一位教徒如果能够把它读熟,领会了它的精神,那么在家学佛就能够过一种如理如法的生活,很多执著、迷惑、障碍就可以迎刃而解。


1994年农历四月初七

净慧长老讲于赵州柏林禅寺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一念具足十法界,怎么理解?


重温弘一法师的做人智慧 || 改过十训


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就能够自利利他






相关文章
· 受戒所得戒品由什么决定?
· 受了菩萨戒之后,还要做这些事
· 什么是菩萨戒?
· 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即得菩萨戒品
· 印光法师 |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注意
· 菩萨戒通一切诸佛菩萨之本源
· 受菩萨戒的好处原来有这么多
· 梦参老和尚:菩萨戒有两种
· 受持菩萨戒者应该具有的觉悟
· 菩萨戒,是高级的忏悔
· 关于“菩萨戒”,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梦参长老法语 | 菩萨戒受了,非犯不可,为什么还要受呢?
· 受了菩萨戒之后,每天都要思考怎么发菩提心
· 戒体加身,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 为什么要受菩萨戒?
· 做菩萨,您准备好了吗?
· 求受菩萨戒的前提和预备功课
· 菩萨戒和三皈五戒的区别
· 求受菩萨戒全攻略
· 受菩萨戒之日,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