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是我们怀念师公的月份,
梅花也悄然开放了。
在文化长廊师公老人家的画像前,
红梅、绿梅都相继开放了。
梅花都这么应景,
让我们的内心为之震颤与感动。
文化长廊相继开放的绿梅与红梅
我们师父就有着像梅花一样的品格,在人间最苍凉、最寒冷的时刻绽放,传递春的消息,给人以希望。
我们爱梅花,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品格,也是在仰望这份人格里最宝贵的情操。
茫茫人海,什么样的人会像金子一样留下来,被人怀念?为什么这么苦的修行,我们还会选择留在这里?如果拂去空间的粗糙,拂去苦的外表,我们一定是追随着某一种精神而来的。
我们在追随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看到了榜样,在榜样里找到了精神的力量,而且还可以作用在我们的身心。这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这个目标的深处有一种圣贤的力量、佛法的力量,它能给予我们心灵深层的滋养,能让我们在佛法中体验生命的安详与壮美。
FORIQINGLIANG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需要长期的、稳定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否则是很难沉淀下来传播这个文化的精神内涵的。佛法需要我们沉下身心,更何况佛法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弘扬,更需要我们沉下身心。
佛教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寺院能起到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改善环境、保护青山绿水的作用,但寺院最具自身特色的是关于解脱的门径。它是这世间的解脱处,是人天的福田,甚至是三界六道的甘露门。好像超时空的门径一样,这个甘露门进来了,就得解脱。
保持这个甘露门不关掉,保持这个甘露门对众生的接引,这是不容易的。这是在座的每一位师父,乃至护法居士,都要好好着眼去参悟的,要去积累戒定慧的力量,最后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有所守,能受用,怀中有玉,才能住持啊!这个“住持三宝”的“住持”不是空洞的名词,它是非常实在的,是《心经》里最后说的“真实不虚”啊!
我们每天默默地为这个社会在输出各种文化的盛宴,注入智慧的甘露。大家虽然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整个道场对自他所作的这种奉献,每个人都是共享这份功德的,这是我们的一种特殊的法喜与享受。
FORIQINGLIANG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