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20220000575
01
不同的生命境界
对自然的解读也不同
人青春洋溢、状态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会很美好。如果既拥有青春,又有心灵的资粮,有正确的人生观,那更是处于幸福的状态。但也有一些人虽然身体是青春的,但他们的心灵是迷茫又充满烦恼的,那也很痛苦的。
就像我们看到的雪景一样,若无闲事挂心头,那赏雪是一件特别赏心悦目的事;但如果家里有亲人离世了,看雪时对雪的解读就是忧伤的;如果自己就是那个生命挣扎的人,有可能这茫茫大雪对他就是无尽的绝望。
所以,景色美不美,这要看的。我们现在身体健康、心无挂碍,学佛精神饱满,那我们当然看到雪觉得很美。但有多少黑暗的事、苦难的事是在洁白的雪幕里完成的啊。
人生,我们要看清它,不能活得很肤浅。我们要有智慧,然后理性地选择,我们要在内心里创造出一片美丽的世界,那才是可靠的。我们现在觉得自然界很好,但是恶业成熟的时候,有时候忽然之间外在的依报就变成了铜墙铁壁,就变成了刀山剑树。什么叫自然?讲到底就是依报。有福报,依报很美;没福报,罪业成熟时,依报很惨烈。
02
积累戒定慧资粮,
求愿往生极乐净土
那我们怎么制造一个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世界?要积累戒定慧的资粮,要求生净土。极乐世界是稳固的、稳定的,是但受诸乐,无有诸苦的世界。
有人说念佛求生净土要发菩提心,当然如果发了菩提心那往生的概率会特别高,如稳操胜券一样;但如果没有,那你就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要遇到善知识、同参道友,要遇到那个有能力帮助你往生净土的人,而且他还愿意帮助你。
有能力,但不愿意,也没有用的。阿罗汉也证悟了空性,超出了三界,他如果愿意,他也可以教你,只不过他不愿意。又有能力,又愿意,那就是菩萨,但你要有福德感召到这种菩萨啊!
——三参法师
积累戒定慧资粮,
求愿往生极乐净土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码关注
微信平台 | 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