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新春佳节,福来福往,
“五福临门”使用频率颇高,
这“五福”代表了五个吉祥的祝福: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人人都想拥有福报,
但是福报不是求来的,
获得福报,
需要智慧、需要修行。
其实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
有获得福报的完整体系
和具体实践方法。
掌握了,
不仅可以五福临门,
还可以代代相传。
中国传统的“五福”文化,与儒家五常、佛教五戒是一一对应的。
佛教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儒家守仁、义、礼、智、信“五常”,可得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
一、长寿,是命不夭折、寿数绵长 。
仁者爱山,山表长寿,中国人给老人祝寿常说“寿比南山”。不杀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就是“仁”,得长寿健康的果报。
有“英国的辛特勒”之称的温顿先生,在二战爆发前成功解救出669名捷克犹太儿童。1988年他太太整理阁楼时,无意中发现了当年被解救儿童的名单,他的事迹才得以公开,英国女皇授予他“帝国荣誉勋章”并册封他为爵士。他活到106岁才安然去世。
国学大师叶曼先生(1914—2017年),她8岁那年,随父母外出吃饭,看见厨房外面一只羊挣扎着被厨师拖进厨房,当时她还觉得奇怪,为什么小羊这么哀嚎,像哭一样。当涮羊肉片上桌,她问母亲:“这是我们刚才看见的那只羊吗?”得到了肯定答案后,她沉默了,那一餐,她未曾碰过一点荤。
并且从那以后,再也不愿意吃肉,因为她心中常常浮现那只羊被宰杀前的凄惨情景,她说:“我真的不忍心以杀生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这一坚持就是九十多年,直到103岁她才安详去世。
二、富贵,是钱财富足、地位尊贵。
富是自己拥有财富,贵是用自己拥有的财富去帮助别人。持佛教不偷盗戒,对应儒家五伦之“义”——义薄云天,不但不偷盗,还能布施财物帮助别人,得大富贵。
三、康宁,是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家庭和乐。
康宁对应儒家五伦之“礼”,佛教五戒之“不邪淫”。
“礼”即是有礼节,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重礼节。不邪淫就是守礼,相互有礼有节,不邪淫得康宁。
四、好德,是心性仁善、顺应自然。
“好德”对应儒家五伦之“信”,佛教五戒之“不妄语”。
人讲信用,不妄语,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被人尊重,才有好的德行。
五、善终,是安详离世、而且饰终以礼。
“善终”即中国人常讲的“寿终正寝”、“无疾而终”。想得善终是需要积累大量福报的,《药师经》中记载了人有九种横死,药师佛曾发大愿力,按《药师经》如理行持者,则能度苦厄不遭众难。
另外,五伦之“智”从哪里来?从持佛教不喝酒、不吸毒戒中来。喝酒、吸毒都能乱性,非智者所为。所以,福报是一种知识,中华传统文明里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佛教五戒、儒家五常为言行准则,我们的生命就能结出“五福临门”的果实。
虽然古语云“富不过三代”,但书圣王羲之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的山东琅琊王氏家族,却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跨越诸多劫难兴盛不衰,培养出了36位皇后、36位驸马、29位宰相,至今仍然兴盛富贵。
这是因为王氏家族世代遵循“言宜慢,心宜善”的六字家规。“言宜慢”,言谈要三思,话语要舒缓,让言者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让听者感到受尊重;“心宜善”,害人之心不可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所以福报可以传承,但传承福报是门深奥的学问,如果你掌握了,再把这种知识传给你的子孙,那子孙就会一代一代都有福报,受用不尽。
《地藏经》里说,供养父母舍一得万报,供养三宝舍一得无量报。我们以圆满的三宝为对境,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实践,以修行“身口意”的善行来供养佛,我们的生命就会跟佛连在一起,叫“皈依佛、南无佛”。一旦融入佛的圆满功德海,我们就能转有漏的福报为无漏的功德,转不圆满的世智辩聪为无上的圆满智慧。
这时再把所做的功德回向给家人,家人的命运就会转变:回向父母,父母的身体就会好;回向孩子,孩子的福报就会增加。你改变自己的时候,你的亲人也会被改变;你修了福德、具备了福德,就能把这一份福德“拷贝”给他们。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