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
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净禅师
腊月廿五,立春至。
立春释名
立春,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就来了。
春天,为季节之始。立春日,又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我们终于和冬天正式告别。伴着淡淡春意,又是一个新的四季啦。
立春民俗
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立春时节,很多蔬菜都刚发出嫩芽。为着尝鲜,古人就用面皮包着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着五谷丰登,并且以此作为春天的象征性吃食。
立春养生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在这个万物恢复生机的初春时节,顺应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并据此调养身体。
防身体火重生热
立春前后,需谨防身体火重生热。因此在饮食上,宜食性温的食材,如萝卜、栗子、薯类等,并在一日三餐中清淡烹之。
此外,医圣张仲景曾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以养脾气。”可见立春时除了忌油腻,还不宜味道过酸,而以甘辛、温和适之。
减衣物不宜太过
立春之后,虽然天气总体回暖,然而在立春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有一定的冷暖起伏,尤其要当心“倒春寒”。因此立春前后,减衣物不宜太过,须得视具体天气情况而谨慎为之。
三参法师:立春与立志
《春之醒》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节气。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五天有一候,三个候是一个节,一年有七十二个候。春节是根据阴历来算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来的,中国人把地球、月亮、太阳的运行与人生命本体和外在的耕种,乃至潮汐、气候很细致地联系在了一起。
一般立春就在春节前后,春节又是庆祝一年周而复始。阳历一月一号与农历的正月初一,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中心思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要回来了,野草都要生了。立春了,我们人生要立个志,立春立志。
佛为一切众生能解脱,发愿成佛!其实追求生命的圆满是每一个众生的目标,因为没有众生喜欢痛苦,众生都要离苦得乐,众生都喜欢福报,而且求不餍足。人人都爱财,都喜欢福报,福报也是成佛的基础。
那反过来,世间的人如果没有追求解脱、成佛的志愿,如果他求赚一百万,真的赚到了,这可能成为他造恶业的因,可能多吃几只鸡,多伤害了一些生命,那这个钱就变成了祸。通过多年的观察我就发现君子不会缺钱,人缺什么实际上要往内找,如果生命方向不端正,要反省自己。所以,先把生命的大方向给立出来,然后立志、立愿,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方向对了,目标再远大,也有实现的一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是可以改变的,智慧也是可以改变的。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会树立起求智慧、改恶习的好风气。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法器,能够承接佛法甘露。所以我们要立志改变自己,从生命的不圆满要更上一步,要趋于圆满,戒恶修善。
通过学习、闻思,就会建立正确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方向,然后生命会直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站在学佛的高度上,特别清晰地会展现出我们的人生图景,确立我们人生方向。学佛的人以佛为人生榜样,以法为成佛道路,以僧为修行伴侣,这称为我们生命的三宝。
在新的一年,更加要给自己充三宝的电,皈依三宝(皈依法宝)后要多读经,多传播正能量。
灶王爷上天言什么好事?
为什么到哪儿都要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