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不是“真有”?

2024-02-06 00: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我们说“吉祥如意”,“如意”就是“回头是岸”。回头便得如意,如意便能吉祥,所以“吉祥如意”来自回头。这个回头也叫“南无”,“南无”我们的“大道心”。


在我们的含藏识中有“大圆镜”的不动本质,末那识中有“平等性”的本质,乃至分别识中也有“妙观察智”的本质,这个本质是不会消失的。


所以,要在第六意识分别中看到“妙观察”的“智”,使第六意识转识成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虽然像盗贼般自盗家财,但也有“成所作智”的本质,也能够自我反观、回光返照。乃至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也有其佛性本质,只是缺少能够“照见”的智慧。


如果能照见“五蕴皆空”、“四大非有”,“六根门头,常放光明”,就能将“六根”、“六贼”转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将我执的末那识转为众生同体的“平等性”;将含藏识变为“大圆镜”;将一切众生的“根本无明”转为“法界体性”。这就是“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


三界是虚幻的,是因缘有。大中观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是名中道义。”我们所见的一切事物,从外在的“财”到身体的“财”,从外财的“无情物”到“有情物”,乃至我们所认为的“我”,无一不是因缘和合。因为因缘和合,所以“无自性”,在当下就是空性的,这就是“圣性力”的智慧。


这个智慧,于一切相,见一切相,却离一切相。于相离相,则见如来。我们的智慧本体就是诸佛如来的身体,这个“圣性力”就是“金刚性海”。而三界如果只是名字有、幻有、假有,那就根本不需要出、不需要入。


文殊菩萨圣性的圆满,虽住于三界,却不入三界,虽不入三界,却不出三界,微妙无比,所以称之为“妙吉祥”。文殊菩萨住在这里,这个“有”不是“真实有”,而是“虚幻有”、“无常有”,当下即非真。他不受三界的束缚和迷惑,并以这样的智慧带领我们到达解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立春立志

图片

修行要从这里下手


图片


相关文章
· 听经闻法状态越如法,当下就得受用
· 当下,自利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 听经闻法,要发菩提心
· 佛陀为什么强调修学“般若”的重要性
· 立春了,我们人生要立个志
· 配合佛,也要精勤一些
· 听法,这些细节超重要!
· 转凡成圣,谁帮我们转?
· 无量众生的利乐,都会从我们的菩提心里得到彰显
· 众生平等 因果不虚
· 恭迎监斋菩萨圣诞|怎样让灶神爷“云端点赞”?
· 让灶神爷“上天言好事”,言什么好事呢?
· 恭迎监斋菩萨圣诞 | 迎祥纳福过小年
· 当佛法,遇见薛定谔家的猫
· 佛法,带领我们从生命缓慢的进步中突围
· 佛弟子最大的福报
· 所幸,佛陀教给了我们灭苦的方法
· 《渊默雷鸣》| 往生那一刻,向谁祈祷最为稳妥?
· 要很坚定地相信佛教在人间的价值
· 揭秘——怎样跟佛菩萨配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