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
答疑篇(一)
识的四分中自证分和证自证分究竟是什么?
点我
八个识都四分。见分是能见;相分是所见;自证分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者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证自证分是本性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
见分有缘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故必须另有一证知见分的作用,即是自证分。证自证分:这是识体作用的一部分,即是对自证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
自证分有证知见分的作用,但谁来证知自证分有无谬误,于是识体更起能缘作用,以证知自证分的所证是否正确,此再度证知的作用,即是证自证分。
净色根不是神经细胞,那么到底是什么?是比量所见,还是现量所见?
净色根 与“浮尘根”对称。又名内根,亦称胜义根,是一种透明的、清净的存在,是精微的四大净色所造。《俱舍论》云:“净色根质净而细,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见,惟佛眼天眼可见之”。
凡夫不能见,用比量理解(类似神经系统)。佛看就是现量。
可不可以讲性境属因缘变,带质境独影境属分别变?
性境是我们见闻觉知的色声香味触法,大家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是因缘所生法。
带质境是个人认识的错觉,眼睛有病看到两个或多个月亮,意识执着五蕴身为我,末那识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都是带质境。
独影境:意识的思维,梦中的境界。
八个识的相分由见分种子生起,还是由相分自种子生起?
根身器界种子都是相分,由阿赖耶识执持和变现。
疏所缘缘和亲所缘缘是什么?
唯识宗将四缘中之“所缘缘”分为亲、疏二种。与能缘之体不相离,而为见分(能认识客观之主体)等内之所虑托,称为亲所缘缘。
与能缘之体相离,托仗他识所变之境及自身中别识所变之境以为本质,能起所虑托之相分,以其间接成所缘缘,故称疏所缘缘。
所缘缘,系指吾人心识之见分攀缘相分时,心识为'能缘',相是'所缘',能缘与所缘相合时,称为所缘缘。
净色根是不是八识的相分?
属于阿赖耶识的相分之一。
七识的相分是不是我相,人相,寿者相?
第七识的相分是俱生的我执,相貌不明显,我相人相寿者相多少是第六意识所缘的境界。
▻▻▻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佛教慧日
(更多答疑请期待下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