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讲讲几千年前,那场不一样的雨

2024-04-19 00:02: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雨生百谷,芳菲向暖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已到春末,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谷类农作物生长的时候,因此有“雨生百谷”之说。



《谷雨》原创动画视频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了三候:


一候萍始生。


萍指浮萍,谷雨时节降雨量增多,气候温暖潮湿,浮萍迅速生长,湖面绿油油一片。


二候鸣鸠拂其羽。


鸣鸠即布谷鸟,因叫声近似“布谷”而得名。谷雨时节布谷鸟梳理羽毛,并放声鸣叫,“布谷,布谷……”督促人们及时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是一种小鸟,头顶扇形羽冠,嘴型细长。戴胜鸟降停在桑树枝头之时,是春蚕活跃的时节。


图片


02

谷雨由来

天雨粟,鬼夜哭


同时,这个节气并不如其名称般,只专注于农野。《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谷雨”二字,是因“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而来。


昔时仓颉造字,上天赐福民间,令谷粒为雨,半日不止。雨水实为粟粒,一副万物茁壮的自然景象立刻转为鬼神与人同在的远古奇境。


谷雨祭仓颉


图片


“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成功,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当时正遭灾荒,许多人家无法糊口,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玉帝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人们才免受饥饿。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天作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陕西白水县史官镇北,与桥山黄帝陵遥遥相对,墓门上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


历来,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雨的那天。2010年,联合国也将“中文日”定在“谷雨Grain Rain”时,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造字圣人”仓颉。


图片



字纸如神物


关于为什么“天雨粟”,又为什么“鬼夜哭”,唐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经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也就越来越有效、发达,故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至于鬼怪无法再愚弄人们、为所欲为,故有“鬼夜哭”之说。


文字是圣贤心血,是天地精华。“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


所以写有字的纸,又怎能亵渎呢?


于是古人视字纸如神物,制定不可踩踏、不可撕扯、不可坐垫、不可拭秽、不可封盖荤臭器皿等等规矩。《燕京旧俗志》记载:“污践字纸,即系诬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图片


各种家训、小说、法规中,也无不在提醒着人们对于“字纸”应有敬畏之心。明代《二刻拍案惊奇》开篇便讲了一个关于王曾的父亲平时爱惜字纸,后来王曾“连中三元”的故事。


宋朝王文正公的父亲,十分尊重爱惜字纸。他后来梦见孔夫子用手按住他的背说:“你如此勤勉地珍惜我的文字,我应当令曾参(大文学家)来你家投胎,彰显、广大你家门户。”


他家后来生了儿子,因为这个梦而取名叫王曾,王曾连中三元,成为有名望的宰相。王曾死后赐谥号为“文正公”,封为“齐国公”。凡是子孙后代贤德善良,而且在科举考试中能够不断高中的人家,都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敬重、爱惜书籍和字纸的缘故。


因为这种习俗,我国曾建有惜字塔、敬字亭、焚字炉等,惜字得福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信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云:文字乃古圣贤心迹。明朝莲池大师《自知录》云:“拾路遗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遗弃字纸不顾者,十字为一过。”


图片


近现代作家在作品中,也多有介绍。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一书中这样描述:


老家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上去,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即便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会这样做。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敬惜字纸其实就是尊敬文明,就是尊敬人类数千年来所创造的成果。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敬畏的,需要成为一种信仰。而信仰也像是一盏长明灯,虽然相隔路途漫漫,却让我们不再迷失方向。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如果有了这样的分析,你就知道人生该何去何从了
· 你不在乎,它就不苦
·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能不能从中感受到温暖?
·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不是“有文化”就代表有智慧
· 存好心、说好话,是我们当下就可以做到的
· 起床时念这个偈子,一天都不犯戒
· 这个时候,要看住自己不要犯业障
· “我的佛国世界你们感受到了吗?”
· 听佛门,说故事
· 请你,对自己好一点
· 生命的厚重就是这样长养出来的
· 当你自己就是道场的时候 ......
· 快到佛菩萨的智慧里来
· 他老人家梦醒后说道:念佛、念佛,就靠念佛了......
· 你要相信,心诚则灵
· 怎样保护别人的善根?
· 佛教还是一个文化的空间
· 普贤菩萨的白象,是“佛界神兽”吗?
· 两个关于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