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佛子,当求正法

2024-05-07 22:42: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惭愧心

FORIQINGLIANG

图片



一个道场是在诸佛的加持下、众生的信心中生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念诸佛的加持,不念众生的恩德,不鞭策自己修行,也是在造恶业。虽说修多少是个人能力、善根的问题,但态度一定要端正。


过去,我们出家人的传统——出家、受戒、学规矩,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戒定慧功德成就了之后,身心有个安处,智慧有一点开发,才能够更精进地办道。


有的人心得安止了之后就服务大众,报常住恩,在报恩中去体悟甚深的空性,在动中去修稳固的禅定;也有一些人去闭关,叫克期取证。从我们汉传佛教来说,闭关还属于粗浅的,破了初参了,开智慧了,才可以闭关,所以这个闭关有可能还在寺庙的体系里,还不代表你可以住山闭关了。


修行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事情,我们现在已经不知道超越过去多少倍了,还能有福报在祖师的呵护下住在寺庙里修行。我们越是进入修行的状态,越是会感受到过去祖师大德的不易。



图片

越是进入修行的状态,

越是会感受到过去祖师大德的不易。

图片



现在南传佛教都是托钵的,而且托钵还得光着脚,我们现在都叫“应供”,所以每天我们过堂的时候,还是要观想自己在托钵,忆念佛陀曾经的托钵,就会生起一种惭愧心。


我们天天活在佛法里,如果不以佛法来回报佛陀,不是造恶业吗?我们天天受着十方供养,“斋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我们只要在了道的路上,佛菩萨、祖师、龙天护法还给你担着一点。


《地藏十轮经》里讲了僧分为四种(贤圣僧、近道僧、哑羊僧、无惭无愧僧),如果是近道僧也还可以的,如果是无惭无愧僧、哑羊僧,靠着十方的供养,却不顾法身慧命,为什么要供养你呢?所以,大家要有一个惭愧心。



尽形寿地守护“戒”

FORIQINGLIANG

图片



我们出家人的标志,除了形象上的剃发染衣,从行持上也要守持戒律,所以从形象上到内心里都要守戒、守三宝。戒坚固,则法坚固,我们内在的功德就形成了我们住持三宝的力量。


所以,我们出家人受戒之后要“五年学戒,十年不离依止”。修行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们用这一生最宝贵的时间,把自己锤炼成能够承接正法的法器。



把自己锤炼成

能够承接正法的法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菩萨的功德愿力在我们身上像刻刀一样,把我们雕刻出形象来,让我们转凡成圣,转有漏为无漏,令如母众生离苦得乐,转这个娑婆苦难为极乐净土。这一切都来自于佛陀的圆满功德力,引领着我们,成就着我们。


佛陀的圆满是不受时空障碍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叫正法;如果认为佛陀不在了,法只是一种表相,看不到法性,就会处在末法。所以,身为佛子,当求正法。


正法住世的标志就是有戒还在住持,我们要像超过自己的生命那样珍爱、守护我们的戒、戒体,尽形寿地去增进守护,慎莫放逸,依教奉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以苦为师
· 融入三宝?这是最快的方法
· 这两个字,每个人都不能缺
· 从一部电影,看真心忏悔的力量
· 佛弟子报恩的能力从哪里来?
· 就算身在娑婆世界,你也有办法稳操胜券
· 中高考前,家长该怎么“神助攻”?
· 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供养
· 佛光,怎么现前?
· 跳出轮回,是需要奋力而超出的
· 就在这里,转变命运!
· 立夏:风里乘清凉,雨中可修行
· 修行中,“忍”的三种境界
· 五四青年节,看老和尚们对青年一代的肺腑嘱托
· 青年时期是修行最好的时候
· 弘一大师:青年佛弟子应注意的四项
· 修行,要趁早
· 人生总有少年时
· 五四青年节 || 对年轻的自己说,每一天都该面对一个新的自我
· 这才是应有的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