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同步收听音频
DREAMS COME TRUE
MAY 4TH
五四青年节
DREAMS COME TRUE
生命有很多活法,
同样是青春洋溢的生命,
走在哪一条道上很重要。
如果活在自私自利里,
那就是一种动物的活法。
但如果建立了信仰,戒恶修善,
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
就是在积累功德,
这样的青春时光就可以拷贝到佛国,
成为永恒。
忆少年 · 他国作乱,我国安宁
MAY 4TH
HAPPY YOUTH DAY · 致青春
我师父悟公上人出生在一个佛门世家,十一岁吃素,十四岁出家。其实,他七岁的时候,很多行为就已经让家人和邻居觉得这个小孩子不凡。所以,他的学佛是自然而然的,他年少时的品行,与他后来成为一个出家人,乃至成长为一位大德法师,是非常相应的。
人生总有少年时,这是成长中一个美好灿烂的阶段。我们现在可以想象,那个小小的年纪,师父就已经踏入佛门了,而且出家就受戒,受戒之后就进了观宗寺学戒堂。
学戒堂的课程排得非常满,我们还有幸可以看到当时的课程表。一个小小的少年,晚上读书到深夜,第二天三、四点就要起来做早课,但毕竟是小孩子,一次早课绕佛的时候,竟然走着走着睡着了,结果一头撞进方丈和尚宝静法师的怀里去了。
师父那时候个子小小的,头大大的,耳朵肉肉的,大家对这个小孩子都很爱护。当时宝静法师也对他疼爱有加,有一次出门弘法还带他在身边做侍者。
就这样一路走来,十几岁、二十多岁、三十多岁……从四十多岁开始,在将近二十年的逆境中接受这个世界对他学佛功底的检验,他始终如如不动。后来,国家恢复了宗教政策,他主动返回普陀山开始修复寺院,光大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承 · 亦是懵懂少年时
MAY 4TH
HAPPY YOUTH DAY · 致青春
我师父他老人家修复普陀山的时候,也是我的懵懂少年时。我清楚地记得,十八岁的时候,就很认真地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经过苦苦的思考,二十四岁时在圆明讲堂受了三皈五戒,之后就开始吃素。二十五岁时,在新昌大佛寺第一次遇到了师父;二十六岁那年在普陀山又遇到了师父;二十七岁的时候我又回到大佛寺拜见他老人家。这一年年底,只要一想到我作为居士的身份大概要结束了,汗毛都会竖起来,越来越觉得应当走上出家这条路,去更深入地继承这个文化。
与当时心境相应的一句话叫“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所以,我在二十八岁时就正式出家了。出家当天上午就供斋,这是师父的一个传承,出家要供僧,要给全体僧众磕头。这样僧团就知道你出家了,你成为僧团的一份子了。
供完斋,我匆匆用完斋饭,然后到师父这里礼谢,给师父磕完头,师父开心地看着我说:“诶,头还挺光嘛!”我师父很喜欢说这句话——“和尚头光,不怕年荒”。只要有出家人在,有修行人在,人间就会很吉祥。
师父看着我特别高兴,然后说:“准备准备,买飞机票去朝五台。”师父一说,我马上返回上海买机票,后来师父也到上海。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师父带着我从上海飞到太原上五台山,那是一九九四年。
作为出家人的生命来说,师父就像父母一样,让我们在人间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这个身份不再代表我个人,剃除须发是剃除我的烦恼,烦恼中又以我执、我见最重。所以,这身衣服、这个形象,乃至这个名字——“和尚”,都代表着人类的一种文明活法。
这个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了,而是一个文化,甚至可以代表三宝住持在人间。这样的形象行走在人间就是文明的一种标志,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份提醒、一份昭示与传承。
永恒 · 把青春时光拷贝到佛国
MAY 4TH
HAPPY YOUTH DAY · 致青春
当我们的文明很成熟的时候,当低级趣味被转化、被净化的时候,这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所以,我们要修的是什么呢?就是把人性里的动物属性,把那些不文明的东西去掉,把我们的六根,我们的喜怒哀乐、慈悲喜舍都提纯净化出来,变成天地间最美好的供养。
古今中外,天下人都希望生活安乐幸福,这是社会的一个美好愿景。所以,我们佛弟子除了要戒恶,实际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扬善,把我们的生命力转化到真善美的境界,让人间充满真善美。
生命有很多活法,同样是青春洋溢的生命,走在哪一条道上很重要。如果活在自私自利里,那就是一种动物的活法。但如果建立了信仰,戒恶修善,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就是在积累功德,这样的青春时光就可以拷贝到佛国,成为永恒。
DREAM
BEST SUMMER · 2024
致
青
春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