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怎么现前?

2024-05-06 00:01: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光现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所谓“我执”,也可以概括成是五蕴的执,五蕴中只要有一个蕴开始松动,这整体的五蕴、整体的我执都会松动。

 

当我们用佛法来分析的时候,一蕴一蕴地来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色、受、想、行、识都是空无自性的。色是什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因缘法,它本无自性的。如果能够观照到这一点,那我们就开始从色的牢笼里超越出来了。


图片


我们在勘破五蕴过程中的每一次突破都是积功累德,我们无漏的功德都在增加。我们对五蕴的正观就是佛法,我们的觉性、佛性,就是无漏法。

 

最后修行取得的成功,归根结底不是因为照破了五蕴皆空,是因为我们每次观照五蕴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的觉性在照,那就是念佛,就是佛光现前。只要不迷失在五蕴里,只要我们在观照五蕴,这就是佛性在做主人了。

 

这种观照相续的时间越长,我们无漏的功德也就越大。当这个功德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觉性的光芒炽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五蕴会“咔”地消失掉。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重点不是照五蕴,重点是培养相续的佛性。佛性的力量大了,我们不仅能把自己的五蕴照空,他人的五蕴我们也能照空。能把众生的五蕴照空,我们就能度众生啊。

图片

追求

解脱

图片


修行是绝对没有副作用的,所以佛陀一再告诉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世界的虚假性、业力性、因缘性、不坚固性、脆弱性和痛苦性,一定要追求解脱。

 

声闻乘是追求解脱的,菩萨也追求解脱,佛还是追求解脱,只不过小乘只追求自己解脱,而对于菩萨来说,一切众生的解脱都是自己的责任。一只狗掉到河里,菩萨都不能不救,如果不救,是违背菩提心戒的。所以,佛陀才会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是菩萨的境界。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跳出轮回,是需要奋力而超出的
· 就在这里,转变命运!
· 立夏:风里乘清凉,雨中可修行
· 修行中,“忍”的三种境界
· 五四青年节,看老和尚们对青年一代的肺腑嘱托
· 青年时期是修行最好的时候
· 弘一大师:青年佛弟子应注意的四项
· 修行,要趁早
· 人生总有少年时
· 五四青年节 || 对年轻的自己说,每一天都该面对一个新的自我
· 这才是应有的正念
· 寻找更长远的未来,打造高品质的精神世界
· 面对痛苦的正确方法
· 一个如理如法的修行者,自然就能成为人间的福田
· 五一特辑 | 五一,心到哪里去?
· 快来对号入座!趁着假期来寺院,你是游客,还是朝圣者?
· 怎样的文化信仰,能让“做好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 致劳动者,最高的敬意
· 五一劳动节 || 思考一下,要赋予劳动什么样的内涵?
· 来到圣地,如何遇见文殊菩萨?